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91|回复: 0

加拿大人的豁达人生态度——为离去的生命庆祝

[复制链接]

升级   46%

13

主题

14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QQ
发表于 2019-3-14 1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ayden

  生老病死一直是人类的一个自然规律,世人无论贫富,社会地位高低,无一例外不得不面对离开的那一天。世事无常,不可预测,但“死亡” 如影随形,是每一个生命的必然归宿。

  传颂千古的庄子妻亡鼓盆而歌的故事,透露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生死有命,何以足哀“ 的豁达超脱生死观。庄子妻子去世了,亲人亦余悲戚,生者惟长歌当哭,安慰儿女鼓盆而歌。庄子认为生死如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一样平常,人源于自然,再回归自然,不过是正常的生死轮转,他依然在天地之间,只要怀着这样的想法,人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与其为一个人的逝去而悲伤,不如为他曾经的存在而唱歌庆祝。

E28890C7-D88C-4172-B4B4-3BE123035AA2.jpeg

E28890C7-D88C-4172-B4B4-3BE123035AA2.jpeg

  即便如此,它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与抗拒,以及身边至亲好友离去时的悲痛绝望,让人们更乐于谈论“生“,为生命的到来而欢呼庆祝,而忌讳谈论有关“死”的话题。
  孔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尚未知生,何能知死,欲知死后的状况,应当先知生前的状况。说通俗一点就是人应该好好活在当下,在活着的时候不要浪费时间去琢磨死亡后的事情,先弄清楚人世间的事情才对。这是儒家学说实用主义的体现,“生”是它的核心观念。这也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东方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死”避而不谈,由于对“死“的未知而心生畏惧。
  西方世界的基督教对待生死的观念似乎是:未知死,焉知生。它主张两个世界:今生和来世(也有“永生”一说),“生”与“死“两者之间有着因果关联,它不但谈论人世间的状况,也坦然谈论另一个世界的的状况,并认为死亡不是一种终结,而是一种超越。
  现实生活中,西方人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因为文化教育、习俗观念等的不同,他们对待亲朋好友离去的态度似乎比我们更豁达乐观一些。国内有追悼会,在加拿大,有追思会聚会形式。追思会与追悼会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人有灵魂,注重对逝者的追忆。后者认为人死如灯灭,往往沉浸在逝者灭亡的悲痛中。追思会的重点在于让生者感谢逝者生前所做的贡献及付出,同时释放爱和思念之情。因此在国内,通常追悼会上一片哀嚎,悲伤气氛浓厚。而在加拿大,在追思会上一般很少看到有人嚎啕大哭,气氛略带忧伤但更多的是轻松,往往会有欢声笑语,让人乍一看就像是一个寿星缺席的“生日聚会“。

6BA52355-3493-48A8-B977-4303A9B4D0F9.jpeg

6BA52355-3493-48A8-B977-4303A9B4D0F9.jpeg

  我曾经在这里参加了一个老奶奶辈亲戚的追思会,现场也是一片轻松。大家不断回忆这位奶奶的生平往事,说到伤心处,有人轻轻拭去眼角泪水,谈到过往的幽默风趣片段时,众人发出一阵阵笑声。因为我和老奶奶比较亲近,她生前对我也是非常好,所以一想起往事我不禁悲从心来,眼泪止不住地流,我大概是全场最伤心的那位,起码看起来是。
  一位亲戚见状开导安慰我说:“ 奶奶的离去,我也感到很伤心难过,但我们不要为她的离开感到太过悲伤,更应该为她曾经的生命而庆祝,庆祝她安然地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此后我一直想着这位亲戚的话,慢慢地也就释然了。
  后来我的一位朋友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风华正茂的年龄嘎然而止,实在令人心痛惋惜。加上他是父母唯一的孩子,我们这些朋友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们二老才好。
  当我们带着一颗担忧的心见到朋友的父母时,发现他们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得多,尽管两人看起来有些哀伤,但精神状况良好。追思会的气氛更多的是感动的流露,并无太沉重的悲伤情绪,现场时而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有人笑着默默流泪,有人眼眶湿润......但没有人失控大哭。
  几天后的葬礼上,也没有见到他的父母流泪,倒是我们这些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他们反而安慰我们。之后一行人去附近餐厅吃饭。我们食之无味,他父母有说有笑地用餐,不知道情况的人完全看不出他们正在遭受丧子之痛。在他们的家里,朋友的母亲给我们看他小时候的照片和视频,看到有调皮搞怪的照片时,她哈哈大笑......后来我问她:“ 你如此坚强乐观,是如何做到的?” 她回答道:“他会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我为他拥有过的生命庆祝,为他带给我们的美好记忆感恩。”
  当一个生命消逝时,加拿大人选择为他曾经拥有过的生命感恩庆祝,而不是为他的离去感到悲恸欲绝,这不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而是一种豁达乐观的积极人生态度。
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热爱生活的人,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也就足够了。喜欢用文字表达一丝情怀,一段回忆,一片乡愁,一种人生。愿与大家分享商机资讯,见解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4-16 02:31 PM , Processed in 0.07018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