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97|回复: 0

中国人迷恋的红酒养生,是场100%的骗局

[复制链接]

升级   68%

18

主题

18

帖子

6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8
QQ
发表于 2019-3-18 1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79f9a11e8f6aa82bb5b6ae4f178a52b.jpg



晚间,睡前,你取出一瓶刚买入的红酒。

开瓶,醒酒,摇晃,细闻,看着它那细腻的挂杯残液,满足。

然后淡淡地喝一口:

啧,真养生!

不知何时,红酒由辅餐饮料变成了“养生圣品”;防癌、抗氧化、保护心血管……一杯似乎蕴含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无数人购买饮用。

被千万女性追捧,专业课程跟着学……

可是,红酒真的有如此神奇的保健功效吗?实际上也是忽悠了千万人的养生骗局。


612c80b9f30d0096ece6a87e70776bda.jpg



酒精加葡萄,没这么神奇

有酒精,就存在致癌风险

美国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选择50岁以上的成年人作为样本,发现适度饮酒与降低死亡率之间并没有明确关系。

任何度数、酒量的饮酒,都不能够降低死亡率。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也在2015年发表过一篇文章,随机抽取了4400名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发现即使是适量饮酒,也会对其心脏功能造成损伤,更不可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世卫组织已经将酒精饮料纳入一级致癌物,也不建议将饮酒作为一种保健方式。

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早在2010年就指出,摄入酒精类饮料会增加罹患肝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更是发表过多篇论文,认为任何饮酒行为都会给人带来健康隐患,而最安全的饮酒量则是0。

同时酒精会增加人动脉硬化、胃和肝损伤、心律失常的风险,这是被证实认可的。

也就是说,酒喝得越少越好,不用说用酒保健了,不喝酒就是保健了。

红酒的本质,就是水、葡萄汁产生的酒精,与其他酒类相比没有特别之处。


1313f08c3942716b9d392193ce9fc723.jpg

所谓的抗氧化功效,几乎等同于无

葡萄中蕴含的酚类物质,包括原花青素等,特别是由红酒而走红的“白芦藜醇”,被认为是有效的抗氧化物,能帮人保持青春容颜。


fcd97758faa6893fb5c4a4e7a2852030.jpg

号称“抗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其实效果甚微。

首先,酒精本身也是一种还原物,有着抗氧化的作用,但没人会认为单靠摄取酒精就能美容养颜。

经常喝酒的大叔,也没法变成小鲜肉。

而靠葡萄里的花青素、白芦藜醇抗氧化,就可能是个笑话。

且不论目前多酚类物质抗氧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细胞与动物实验,无法直接推导到人;

就算有效,一杯红酒中蕴含的量,也实在是微不足道。

举个例子,一个68kg的成年人,要达到要求的剂量水平每天需喝750瓶到1500瓶红酒。


ad21d658e88f910b0f93fbf2a45e67ca.jpg

能喝下这么多酒,除非你是个酒窖。

如果你实在喜欢花青素和白芦藜醇,其实也不用红酒: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就行了。

也可以做一点葡萄汁,因为花青素主要藏在葡萄籽内。

或者干脆用更直接的方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SOD等,多喝水多吃水果,效果比红酒好副作用还小。

已有的历史和科研成果,可能也是骗局

说到这里,有一件荒唐事不得不提。

有一位名叫达斯的权威学者,在几十年间发表了大量白芦藜醇的文章。

可在2012年,他因为学术造假被撤职,论文也被撤销。

目前在许多网站看到的营销文章,都有可能是这位学者的所谓“研究成果”。

抗氧化、抗癌,也都没有研究能够明确证明,对人有效果。

最后我们可以再解答一下“法兰西悖论”的问题。

红酒有保健功效的说法,最早就来源于这。


9c5edcd3dbdc711a379d4a228989c1e2.jpg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次营养调查显示,法国人喜爱鹅肝、奶酪,日常饮食的胆固醇含量,要远远高于英美人。可是,他们冠心病致死率却比英美人低很多。

于是就有人提出,法国人日常习惯喝红酒,这降低了冠心病的发作。

但已经有人发现,所谓的法国人喝红酒降低冠心病致死率,其实是个骗局。

90年代,欧洲许多国家的年轻人更喜爱啤酒,葡萄酒销量因此下降。

为了挽救传统红酒产业,这一为了营销做出的养生骗局,便产生了。


0d4592fdc5640c5609dccb40db27ce2e.jpg


而所谓的“法国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冠心病致死率低”,也只是用统计手段造成的假象。

喜爱养生的中国人,毫无意外掉进了这个坑。

从一开始,红酒养生,就是假的。


f1d3e724e6e0458cbd0a5ea9297314ea.jpg

红酒养生,中国人有多痴迷

中国人对于红酒,不可谓不痴迷。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国内的红酒经济也在近几年迅速形成和发展。

2017年,中国进口葡萄酒金额达到了188.7亿元,这一数字在2011年仅为92.8亿元,短短6年时间翻了一倍之多。


3bee223fe0e3eb295e9396c9b895d917.jpg


酒庄和红酒品牌纷纷崛起,也在国际红酒比赛上夺得多项金奖荣誉,甚至国内也出现了被《纽约时报》比作“下一个波尔多”的产区。

众多的红酒品牌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

大热综艺、纪录片冠名,在去年也引起了一阵讨论。

红酒的高出镜率、高消费水平,使得许多公众人物也下海搞起了红酒生意,将红酒纳入自己的商业版图。
261ea247e67b24487af88bb98adc81b0.jpg

如此巨大的浪潮,与红酒所谓的养生保健功能,是分不开的。

在日常消费逐渐发达的中国,民间谈论红酒养生的说法也愈发高涨。

从公众人物到平民百姓,“红酒等于保健品”的观点,几乎快成为了共识。

在某音乐类节目中,嘉宾们一起聚餐。

其中一位患有肠胃病的歌手,被工作团队要求不能吃辛辣、不能喝酒时,就这样辩解:“红酒不会怎样,红酒喝一点养生的。”

大众视野中,更是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红酒泡洋葱”、“红酒加柠檬”、“加热红酒”和“保温杯泡红酒”等新式喝法。

可其实被吹上天的保健功效,可能只是为了忽悠你多多购买。

甚至,这些闻所未闻的保健喝法,对人的身体反而有害。


01ff53f1620f631e8bcb8c26f177916c.jpg



红酒怡情,但毕竟还是“酒”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主动被动,红酒因其“低度数和独特果香、以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消费者印象”,不会也不可能从社交、餐饮场合完全消失。

不过,在饮用红酒时,也要注意这些事项。

以下人群不适宜喝红酒:

备孕期人群和孕妇

备孕期间,男女双方都不适宜饮用酒精饮料,因为会对精子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孕妇也不适宜喝酒。

过度饮酒不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还可能造成流产等情况。

为了妈妈和宝宝的安全,即使是红酒,也请不要轻易尝试。

服药人群

吃药不能喝酒,有些人也许会拿红酒当做挡箭牌,认为红酒度数低,没问题。

事实上,酒精会和药物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不管度数如何。

浙江宁波一40岁男子,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喝下半瓶红酒,造成胃出血住院,做了手术才得以脱险。

目前头孢类、安眠药类、解热镇痛类、降糖类、降压类药物都不适合在服药后喝酒。这类药物配上酒精,甚至会在短时间内要了命。

而在日常服药过程中,注意药物说明书以及医生嘱咐,有的药品禁酒的时间可能更长,会达到一个星期。

胃、肝病人群

酒精会增加胃部和肝脏负担,特别是肝在将乙醇转化过程中,会释放乙醛等有害物质,这对人体十分有害。

作为重要消化器官和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请善待你的肝脏,不饮酒。

以下喝红酒的行为请坚决杜绝:

饮用自酿红酒


有人认为,外面买来的红酒,里面会有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为了追求“纯天然无公害”,他们用买来的葡萄与酵母、白酒等,自酿红酒。


237f292e6c3fdbb20db1240b6706b0d8.jpg

实际上,因为不了解制作工艺,也缺乏一定的技术条件,自酿的红酒很可能甲醛超标。

甲醛溶于水,俗称福尔马林。
bf4757e492f1a6f0f1972c2f5632bdd5.jpg

目前,甲醛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且会严重影响视神经甚至致盲,而福尔马林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据郑州晚报报道,浙江一喜欢自制食品的张先生喝了自己酿的葡萄酒后,双眼视力陡降到0.1,经过检查,就是因酒里的甲醛导致了中毒性视神经炎。

所以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请一定不要尝试自酿红酒。

一瓶酒敞开,连喝一星期

有些人认为每天一杯红酒,是相对适量的饮酒量。

而一瓶红酒打开后,以每天一杯的速度,一天根本喝不完。

于是这瓶敞开的红酒,被连续喝一星期,甚至一个月。

事实上,红酒开盖后,即使放在低温条件下,也只有三天左右的保质期。

连续喝一个星期的红酒,显然已经腐败变质了。

如要想喝红酒,请注意尽快将瓶内红酒喝完。

作为低度数的果酒,红酒可以怡情,可以佐餐,可以社交,但是它一定不能养生。

对于酒,为了健康,能不喝就别喝。



36a66ec43a1ff889466ba442cb571b44.jpg



[1] GBD 2016 alcohol collaborators.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The Lancet,Volume 392, Issue 10152, 22–28 September 2018, Pages 1015-1035

[2] Naomi E. Allen, Valerie Beral, Delphine Casabonne, Sau Wan Kan, Gillian K. Reeves, Anna Brown, Jane Green, on behalf of the Million Women Study Collaborators; Moderate Alcohol Intake and Cancer Incidence in Women,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Volume 101, Issue 5, 4 March 2009, Pages 296–305

[3]Rajesh Movva,Vincent M. Figueredo. Alcohol and the heart: To abstain or not to abst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4,172(3).

[4] Renaud S, de Lorgeril M. Wine, alcohol, platelets, and the French paradox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ancet. 1992; 339:1523-6.

[5] Robyn Burton, Nick Sheron.No level of alcohol consumption improves health.The Lancet, Volume 392, Issue 10152, 22–28 September 2018, Pages 987-988.

[6]马云,汤宜朗.适度饮酒与心血管健康:误解与真相[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5,21(03):181-186.

[7]唐忠厚,周丽.花青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J].食品研究与发,2009,30(07):159-162.

[8]章贝佳.质疑红酒抗衰.品牌与标准化,2012(3):39-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4-16 04:07 PM , Processed in 0.07322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