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白鹿原》收视率低 背后反映的现实

2017-5-28 02:50 AM| 发布者: 机灵鬼1| 查看: 421| 评论: 0

  “你拍九十集,还弄得大,赚了就好,再让你赔了,我还睡不安生了。”

  几年以前,已故的中国作家陈忠实先生对电视剧《白鹿原》出品人赵安说。

  2001年7月,赵安与陈忠实签下电视剧改编合同。2016年初,剧版《白鹿原》杀青。2017年5月,它终于播出。一晃就是十六年。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电视剧《白鹿原》收视率惨淡。原本指望避避《人民的名义》的风头,重整河山待后生,却不料卷土重来,换来的仍是一场空。

  《白鹿原》收视不行,关键在于不对年轻人口味。近年来的《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九零后是当之无愧的收视主力军,他们占了收视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如果再考虑到新崛起的零零后乃至一零后,可以说:谁掌握了年轻人,谁就掌握了收视率。但很可惜,这一次的赢家是《欢乐颂2》,而非《白鹿原》。

  剧版《白鹿原》为什么不合年轻人胃口?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因为原着不被年轻人熟悉?可小说早已家喻户晓。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就一次次念叨《白鹿原》,这本小说和《平凡的世界》、《围城》、《黄金时代》一样被不少年轻人熟知。可是,为什么这样一部很有名的小说,改成电视剧就不灵了呢?

  这要从《白鹿原》的题材说起。在电视剧市场,严肃题材向来吃亏,如果严肃的故事还流淌着悲剧意味,便是亏上加亏。远一点的《大明王朝1566》、《大清盐商》、《贞观之治》,近一点的《大秦帝国之崛起》、《海棠花开》等都是例子。就连山影的得意之作《琅琊榜》,看起来话题度高,收视率其实也一般,因为相比《伪装者》、《欢乐颂》,它还是偏严肃了。

  网友评论说到了点上。“好是好剧,但是我不太喜欢看,现在生活压力本来就大,对情节压抑的电视剧提不起兴趣。”如今,大量观众对电视剧的定位是消遣性质的,回到家,看个节目,找找乐子,生活如此繁重,他们不想让电视剧再给自己添堵。这也是《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这些户外综艺节目火起来的心理原因。而《白鹿原》,它是一部无法让人一下子开心起来的剧。

  如今的现状是:一部剧要火,得娱乐起来,而且剧情本身要有强冲突,即网民常说的“撕逼”。如果没有,就缺乏话题度。比如同期播放的《欢乐颂2》,你说它质量不高,说它音乐喧宾夺主,可这部剧有多处强冲突,论自产话题,《欢乐颂2》的剧组是出了名的厉害。第一集,小包总跟随安迪形影不离,涉嫌性骚扰,这是一个话题;紧接着,樊胜美再次被她无底洞式的农村原生家庭连累,切中进城村二代的切肤之痛,又是一个话题;然后,关雎尔看赵医生的眼神恍恍惚惚,于是网友开始讨论谁更适合赵医生;最近,应勤因为邱莹莹不是处女想要分手,关于“直男癌”的讨论又热起来了,这更是一枚话题界的深水炸弹。

  电视剧《白鹿原》的困境,是创作者们共同的痛。眼球经济盛行的环境,创作者如何守住本心?(图源:@电视剧白鹿原)

  可《白鹿原》开篇有多少明显的强冲突?如果不耐心看下去,你能找到多少处话题值得在热搜里撕来撕去?像白鹿两家的事,小说出来时被讨论了一次,王全安的电影上映,又被消费一次,所以,现在观众缺少消费的欲望了。恰恰是因为缺乏浅显的冲突,《白鹿原》吃了亏,可从创作的角度而言,《白鹿原》的拍摄手法和人物塑造更加扎实、丰富,它所采用的历史视野与民间视野的结合,也明显提升了整部剧的格局。反而是那些将冲突时时刻刻显摆出来的作品,使用的手法并不高明,人物塑造也流于极端,但偏偏市场就是买账。

  受制于客观条件,电视剧无法完全展现原着对人性原始一面的暴露,经典化的叙事语言不可避免要消磨原着的粗粝和腥辣气息,这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电视剧的话题度,但这种无奈,是非战之罪。

  数天前,当《人民的名义》成为国民电视剧时,乐观的人说《白鹿原》会接好下一棒,可《人民的名义》的火爆很可能是多种元素交织而成的偶然现象,却并不能证明好剧正在越来越有市场。事后诸葛亮当然能说《人民的名义》的成功离不开一众好演员和扎实的剧本,但是,当这部剧播出前,又有谁能预料到它将成为话题之作?

  《人民的名义》播出前走的是“闷声发大财”路线,投放的宣传资源远远不如都市偶像剧,很多人直到侯勇饰演的赵德汉成为热搜词汇,才意识到这部剧的存在。而《人民的名义》真正被宣传开来,走的却恰恰是娱乐化的路子,比如沙李配、高李配、海猴配等CP,还有达康书记表情包在微博朋友圈的狂轰滥炸,让年轻人一下子对这部剧感兴趣。再加上反腐剧题材的敏感度可以撩拨起群众的窥探欲,于是一夜之间,收看《人民的名义》反而成为一种潮流。

  但《白鹿原》不娱乐,它太厚道了。无论是创作还是宣传,遵循的都是传统电视人的做法,剧组连组CP、迎合潮流的觉悟都不够,只是靠自家演员和友邻媒体的通稿和剧评,这种宣传方式没有迅速地将电视剧传到圈外,错过了宣传上的黄金节点,后面就很难了。

  《人民的名义》后,观众陷入一种收看疲劳。在“一剧两星”的政策下,动辄五六十集的长剧让观众应接不暇,《白鹿原》、《思美人》、《外科风云》都挨着《人民的名义》,从收视成绩来看,它们都不甚理想,而《欢乐颂2》只是屈指可数的幸存者,更何况《欢乐颂2》的定位群体本就和正剧收看群体错开来。同时,《白鹿原》在宣传和推广上的吃力也与播出平台有关。比起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对电视剧的宣传策略不尽如人意,而在网上收看《白鹿原》的观众则反映:“想追剧,可是视频太卡,影响观剧体验。”题材与宣传的双重限制,使这种收视疲劳成为压垮剧版《白鹿原》收视率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下,创作者不能再闭门造车,他们的作品不得不更多考虑受众。这是一场磨人的猜疑战,有的电视剧创作者认清现实,一开始就抱定“观众是上帝”或“投资方说了算”的念头,追求的是收视率、是一部剧的话题度,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会主动迎合市场口味,会把冲突写得生怕你看不见,会故意填充一些流行语、流行偶像。但有的电视剧创作者,尤其是坚持“艺术本位”的创作者,他们可能就比较头疼。

  拍电视剧不是写一篇稿子,拍电视剧成本很高,容错率很小,那些资本并不雄厚的企业,没有耐心允许创作者连续几次都“叫好不叫座”,更何况是像《白鹿原》这种大制作,当它面向市场,它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回报的问题。

  如何把握艺术和市场的平衡?很多创作者钻研了大半辈子都把握不准,而投资人给他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毕竟电视剧创作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它本身就要兼顾各方利益,导演、监制、编剧、演员、后期等等,彼此都在合作与博弈。

  这也许不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因为信息的更新迭代太快,今天的《白鹿原》尚且能被呼吁,因为它至少还可以在江苏卫视、乐视这种大平台露面,可很多比《白鹿原》名气小的的作品,也许它们呈现给大众的时间就只是一天甚至一个小时,然后它们就会被大量新的信息淹没。好东西需要卖力吆喝,而且需要掌握符合当下潮流的宣传手段,否则酒洒了,别人也不晓得。

  电视剧《白鹿原》的困境,是创作者们共同的痛。眼球经济盛行的环境,创作者如何守住本心?又如何在市场站稳脚跟?这是一个面向个人的问题,也是中国电视剧市场回暖路上,从业者们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3-28 08:31 AM , Processed in 0.0459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