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900|回复: 2

嫁不出去了 该死的美国梦毁了她一生

[复制链接]

升级   24%

73

主题

73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13-8-16 0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如果你从未读过这段文章,我劝你回去多读读书。

  列位也许会说,此次我们讨论的是海一代,海二代,你扯什么词话,海二代姑且不论,海一代大都经历此三境界。其间的滋味,请让我细细到来。

  望尽天涯路

  1976年,文革结束,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科学的春天》,亿万学子,欢欣鼓舞,发愤学习,誓将失去的青春夺回来。那不是一个拼爹的时代,那是一个有梦的时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青年们学数学,学文学,也开始学习外文,“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青年人从书中知道,中国之外的世界如此广阔,如此精彩,而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时,青年在物质上虽然一穷二白,但在精神上,他们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青年们登上高楼,望到地球的那一侧,美国,我记得我第一次读到“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震撼。去美国,去西方学习,如同一股洪流,席卷着那时的青年人的心。“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在这股洪流中,青年们考托,考GRE,课堂中,树荫下,新东方,那是怎样的情景,发申请,等消息,天涯的路何其远啊。拿到签证,何其狂喜,签证被拒,怎样沮丧。个中滋味,列位过来人想必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天涯路,牵一发而动全身。周小勇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拿到全奖,全家无比高兴,女朋友更是暗中狂喜,她是学中文的,申请出国有些困难,随夫出国,何其美哉。可天不作美,周小勇两次签证被拒,女朋友不干了,美国去不成,嫁你何为。电影《让子弹飞》,县长夫人所说,“我只想当县长夫人,谁是县长无所谓”。最终周小勇还是拿到签证,到了美国,好像女朋友也成为周太太。

  美国的梦很美,天涯的路再长,我也要去。金玲玲是80届北大的学生,北大毕业后,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工作之余,只有一个念头,出国。考试,申请,等待,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中,已过三十,年轻才俊她不嫁,有钱有地位她不嫁。每个不嫁的女子心中都有一个可嫁的情人,金玲玲的情人在天涯,在美国。可命运造化,她的梦始终没能实现。转瞬间,三十有五,同学闺蜜孩子已七八岁,自己却孤灯枯影。嫁了吧,她对自己说,可又嫁不出去了,据说现在还是单身。该死的美国梦,毁了她一生。

  在天涯,人憔悴

  赵莉莉原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教师,丈夫在北京总参某研究所,日子平安和美。可身边的同事,学生不断有人出国,赵莉莉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她也加入出国的洪流中,怀孕,生子都没有让她停止申请的脚步,一年后,她拿到佛罗里达州某大学的全奖,此时儿子三个月,走还是不走,这是个问题。但赵莉莉心中,这不是个问题。夫可舍,儿可别,美国必去。于是她去了。三年之后,丈夫带着儿子来美看她,希望她毕业能回去。我们是邻居,年龄相当,她丈夫喜欢和我聊聊。那是他已是师级研究员,身体也不是很好,不想到美从头再来,希望莉莉能学成回国,可莉莉表示不可能。她丈夫是个很传统的人,尽管他四十几岁已是师级,离婚再娶应是不难,可他还是希望孩子应有一个完整的家。他痛苦,他迷惑,他问我为什么,夫妻情可弃,幼子可抛,面对他的疑问,我无能为力。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万里之遥,我来美到底是为什么?古时的知识分子总是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命,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我辈读书人的的情怀在那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犹在耳边,很多学子已在美国。多年之后,赵莉莉还是和她丈夫离了,夫断肠,孩没娘,我真想和赵莉莉谈谈“到底是为什么?”

  杨倩是个北京姑娘,人很阳光,家境也好,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母亲在大学图书馆工作。杨倩不是很爱学习,可她的母亲心比天高,一心想让自己的独女出国留学。

  可女儿不争气,杨母便想起“曲线出国”,让女儿嫁给一个能出国的男生。为了不让女儿受气,杨母精心物色了一个貌不惊人,家庭贫农,看起来性格温顺的男生。这位幸运儿叫崔汝明,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家庭赤贫,看到同学们纷纷联系出国,自己心也有所动,可联系需要钱,而且是美元,自己是想都不敢想。一天崔汝明到图书馆借书,正好杨母在,杨母将崔汝明拉在一旁,亲切地问长问短,并请小崔周末到家中吃饭。崔汝明是穷家孩子,能考上北大,那自然是属狐狸的,一下就明白杨母的意思,推辞一下就答应了,书都忘了拿就往回走。真应了单田芳的评书”乐得都找不到北了,不知道迈那条腿了”。

  之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崔汝明努力考TOEGL和GRE,联系学校,费用自然是杨家出了。出国前将婚结了。这期间,崔汝明对杨倩百顺百依,对杨母不笑不开口,开口就叫娘。不过杨父对崔汝明很为冷淡,觉的崔汝明有些阴。而后,崔汝明到美,一年后杨倩来美伴读。杨倩感到崔汝明的变化,百顺百依的郎君不见了,代之的是一张不再熟悉的面孔:“你太笨了,连TOEFL都过不了,”成了崔汝明的口头语,一次又一次怀孕,一次次流产,杨倩的身体垮了,杨倩欲哭无泪,电话告诉杨母,自己的婚姻完了,美国呆不下去了。杨母心急如焚来到美国调节,以前不笑不叫妈的贤婿没有了,代之是当初老子受了多少气等等言语。杨母知道自己将女儿推到火坑了。杨母的钱没了,杨倩的美国梦破了。离婚之后,杨倩就没有了消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杨倩人已憔悴,悔还是不悔,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万千个新杨倩们擦干前人的眼泪,为了出国又嫁出去了。崔汝明又回国娶了一房,据说现在儿女双全,幸福得像朵花。

  千百度,心如水

  卢刚的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天堂,蒋国斌纵身一跳留下了无尽的伤痕。可千百万的人选择留下来,语言的困难挡不住求知的欲望,异乡的孤寂困不住远方的眺望,囊中羞涩难不到对未来的向往,我自横刀向天笑,拿到了硕士,博士,进入一流大公司,大学,研究所等等。那么这些成功人士幸福,满足吗?下面的故事是我从万维网看到的,巧得是我认识刘旭,还和他打过网球,当然,故事是真,人名是假。下面是转抄的

  (转抄开始)

  刘旭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4年赴美,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已加入美国籍,如今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终身教授。

  刘旭的家乡在河北省邢台的农村地区。在家乡人眼里,刘旭真不愧是山鸡里的金凤凰。在他们的想象当中,能在美国当教授的人,一定是唿风唤雨,过着天堂般的日子。然而,他们失望了。在刘旭的口述当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今年初,他接待了一位幼时的发小。这位发小如今已自当老板,在家乡开了一家陶瓷公司。然而,一夜暴富的发小还不满足,他查阅了美国移民政策,根据其EB-5投资移民项目,投资50万美元,创造10个就业机会,不需要英语考试,不需要等待,就可移民美国。他以50万美元投入位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石油开采项目,于是,全家获得了美国绿卡。

  当一步登天的发小神气活现地出现在刘旭面前时,竟让身为教授的他自惭形秽。“兄弟我现在是美国人了!”发小爽朗地说。按照家乡的习俗,刘旭作为地主少不了请发小到当地的中餐馆搓一顿,席间,发小喝了点酒,便吹嘘他日日如何挥金如土,如何挣大钱,他在家乡的厂区如何气派等等。饭后,发小提出要去刘旭办公室参观一下,刘旭起初揶揄着说办公室寒酸得很,不便接待,但架不住发小一再坚持,便带他步行前往。一路上,发小还哥长哥短地夸刘旭做人低调,一定是真人不露相,还阿谀着提出邀请刘旭回乡讲学、当客座教授等等。等进了刘旭的办公室才发现,原来那只是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杂乱地摆放着电脑和资料,连张沙发都没有,显得十分寒酸。发小在办公室里坐了会儿,几次欲言又止,弄得气氛很尴尬。临别时,刘旭再三相送,均被婉言谢绝,弄得刘旭好不自在。之后,发小再也没联系过。

  说到这儿,刘旭有些激动了,他我说,在美国当教授,是很务实的,不是为了虚荣,更不是为了汽车洋房,而是为了真正地做学问。“这就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刘旭稍平静了一会继续说。他认为,中国人就是太浮躁、太讲究表面文章,而美国人则完全相反,他们整日忙于研究学问。到美国这么多年,很少看到美国人请客送礼讲排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做出世界上最好的iPad电脑、iPhone手机、最好的汽车,而中国人只能干来料加工,充当世界工厂

  (转抄完)

  刘旭的话其实是一种心态失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你读书比他人强,他人却是理财能手,这有什么奇怪。现实世界中,读书人干不过社会青年的比比皆是,“刘项原来不读书”。“中国自古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埋头实干的人”。中国宇宙飞船载人上天不是吹上的,更不是“美国人能够掌握核心技术”,这个核心必是中国人的,因为多少钱你买不到。我虽然在美国拿到学位,可和国内的一些同学比,我自愧不如。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现在是“银河”设计师,他的大局观,他的灵气,我是一直五体投地,每每想到是我而不是他在美国,我就感到庆幸,中国少了个浪费资源的庸才,而留住有能力改变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英才,一旦他到了美国他可能没有机会参与这种核心设计,最终成为刘旭那样的教授,每想到此,我都会在梦中惊起,出一身冷汗.

  我们漂洋过海,为了名,为了利,这无须讳言,当我们多多少少实现我们的梦想之后,驻足停留,喘息一下,环顾四周,却发现那些在国内的同学,同事们有的已居高高庙堂,或为一代商贾。心中又始失落,其实大可不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就是你自己,就是你的心。

  最近通读《明朝那些事儿》,最大的感受不是帝王的权势,不是严嵩,徐阶,张居正等人的权术,而是重新认识王守仁(字阳明)。“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有人评价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她是那种嫁给谁,谁都会幸福的人”,年轻的时候不明白,人过中年,才知此言不谬。她的善,能让凡夫俗子成贤人。记得上学时有两个女同学,一样的漂亮,一样的聪明,不一样的性格,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与她和风细雨,浸入心扉,另一位处处要强,几十年后,前一位已是一所大学副校长,学术有成,夫妻和睦,儿子成才;另一位则离婚独烛。“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足是福。

  如果你有惊天纬地之才,我劝你回到中国,那里有你的更大空间,如果你承认自己是凡夫俗子,请你留下,不要与人攀比。美国幅员辽阔,土地肥沃,我辈如同一粒草芥,随风飘来,驻足发芽,延续子孙,这就是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5%

6

主题

318

帖子

11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0
QQ
发表于 2013-8-20 16: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不错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6%

0

主题

89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发表于 2014-11-7 1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6 01:51 PM , Processed in 0.08087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