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励志]快乐是有方法论的吗?专家揭「最幸福的人」会实践 10 个日常习惯

[复制链接]

升级   80%

20

主题

20

帖子

8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
QQ
发表于 昨天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乐是有方法论的吗?专家揭「最幸福的人」会实践 10 个日常习惯





「快乐」是有办法稳定获得的吗?美国幸福学家洁西卡.魏斯(Jessica Weiss)研究超过 15 年,访谈来自不同收入层与生活背景的数千名受访者,总结出「真正快乐的人」共同实践的 10 个日常习惯。这些人并不依赖一夜爆红或一笔巨额奖金,而是透过每天一点一滴的练习,累积出稳定、持久的幸福感。


重视友情

快乐人士会把友情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有空再约」的选项。他们注重与朋友一起从事有意义的活动,而非只是应付性的寒暄。这种相处模式,能加强归属感,让人感受到被支持与连结的重要性。


建立社群连结

当压力大或情绪低落时,快乐人士不会选择孤立自己,而是主动向外寻求连结,例如帮助别人或参与社区活动。透过建立并维持这些社群关系,他们能感受到更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增强心理韧性并提升幸福感。


设立明确界线

快乐人士知道每天至少需要 2 至 5 小时的自由时间来获得最佳幸福感。他们会主动划定工作与私生活的界线,保护「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轻易被外界打扰。这种界线感,能帮助大脑从持续的压力中抽离,回到真正的放松状态。


管理自身能量

除了时间管理,快乐人士更懂得「能量管理」。他们会观察自己的精神高低起伏,把需要高专注度的任务安排在精力旺盛的时段,将轻松、创造性或例行性活动放在能量较低时完成,这让他们的生活节奏更符合自己的身体状态,而不是强迫自己违反生理状态。


策略性休息

许多人休息时会选择滑手机、追剧或躺平,但快乐人士会根据当下的疲劳状态选择最合适的休息方式。例如,精神疲惫时会透过运动舒缓;若是长时间分析后感到脑力枯竭,则会透过创作或手作等方式进行恢复。这种「针对性」的休息习惯,有助于真正重启身心能量。


从事创作活动

投入创作活动,如写作、烹饪、绘画或园艺,不仅能激发想像力,还能提高愉悦感。根据魏斯观察,快乐人士并不执著于成果的好坏,而是享受过程中的自由与乐趣。即使只是画出一张「很糟的水彩画」,大脑也会因此得到正向刺激,远胜于无意识的滑手机。


勇于深度钻研

快乐人士从不压抑对某事物的热爱,他们会尽情谈论、投入或研究那些让自己眼睛发亮的事物。例如迷恋漫画、收藏模型,还是热爱登山与咖啡器具,这种全心投入的「钻研」精神正是每天快乐来源之一。


拥抱微小连结

研究显示,与陌生人短暂交谈,如和咖啡店店员互动,或是在公园小聊,都能显著提升心情与幸福感。快乐人士乐于把这些「微小连结」当成生活小惊喜,并透过这些互动让心情更愉快。


细细品味美好事物

快乐人士懂得「慢下来」欣赏生活中的小细节,例如一杯咖啡的香气、夕阳的色彩,或是和宠物相处的温暖。透过慢慢体会这些美好,他们能加强大脑对快乐的记忆与感知,进而放大幸福感。


追求进步

快乐人士会在生活中设定小目标,并在每次达成后庆祝,不论进步多小,都是值得骄傲的里程碑。他们相信,「持续前进与成长所带来的满足」比单纯追求终点来得更加长久、稳定。

魏斯认为,幸福不是一个终点或瞬间的灿烂时刻,而是一串如灯泡般的小亮点,日积月累才能点亮生活。

来源:经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21 07:41 AM , Processed in 0.06877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