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奉使记》(The Ambassadors)里,亨利.詹姆斯就刻划出了一个这样的理想角色,名叫玛莉.德.韦欧奈(Marie de Vionnet),她是一名礼仪无可挑剔的法国熟女,且偷偷利用一名叫兰伯特.史崔哲(Lambert Strether)的美国人帮她谈恋爱。从兰伯特第一回遇见玛莉,他就成了的奴隶。她看似「一目了然又充满谜团」。她会用心倾听他有什么话说,而且不)需要特定回应,就能让他觉得她完全懂自己。她用同理心将史崔哲彻底包覆。她从第一眼就表现得一见如故,但这都只是她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她真的说了什么。他形容她包容的态度是一种「美丽而有意识的温柔」,而这让兰伯特有一种被催眠的感受。就这样,她根本不需要开口要兰伯特帮忙,这男人就已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想干嘛他就去干嘛。玛莉的这种态度,完美复制了理想中的母亲角色──无条件地爱一个人。这种「准母爱」比较不靠说话,而是会表现在眼神与肢体语言之上。话说男女都吃这一套,而且任谁中招都很难不晕陶陶。
在小说《汤姆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里,十二岁的主人翁汤姆的形象是个古灵精怪的孩子,由姨妈抚养长大,而汤姆对人性就敏锐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聪明归聪明,汤姆也一天到晚闯祸。小说的第二章一开始,就是汤姆因为打架被罚。因此炎夏的周六午后他没有跟狐群狗党鬼混在溪中游泳,而是在粉刷屋前非常大的篱笆。而他正打算上工时,他的小伙伴班.罗杰斯(Ben Rogers)正好路过,而且还拿著颗看起来很美味的苹果边走边吃朝汤姆走过去。班的顽皮程度不输汤姆,所以一看到汤姆做著这么无聊的工作,他便立刻决定好好折磨汤姆一番。班打算去问汤姆下午有无计划去河边游泳,好好刺激他一下。
一七八二年,法国剧作家皮耶─奥古斯坦.卡隆.德.博玛舍(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通过最后几笔,完成了 《费加洛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这伟大的作品。法文路易十六的认可是一定要的,但读完手稿的路易十六却怒火中烧,因为他觉得这作品会导致革命,「这个人嘲弄了政府里每一样需要被尊重的东西」。后来是受到不少压力后,他才同意让这剧本在凡尔赛宫的一处剧场进行私人演出,结果此剧在来观赏的贵族间大获好评,国王于是核准了追加的场次,但审查员在国王的指示下对剧本下手,把他最受不了的地方加以修改,然后才对民众开放演出。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博玛舍组成了一个由学者、知识分子、朝臣与政府部会首长所构成的法庭,由众人一起对剧本进行审查。结果出席审查会议的其中一人写道:「博玛舍大人宣布他将欣然接受在场先生乃至于女士们认为应该的每一处删减与修改??(结果)大家都想在里头加进一点自己的创意??德.布雷特伊先生(M. de Breteuil)建议了一句妙不可言的隽语,博玛舍先生不但接受而且还谢过对方??『这会把第四幕给救回来。』玛提纽女士(Mme de Matignon)建议了戏中少年男仆做女装时的缎带应采用某种颜色,结果这建议也获得接纳,而且还一举流行了起来。」
善用对方的情绪。在《与改变共舞:问题如何形成?如何突破和有效解决?》(Change)一书里,身为治疗师的保罗.瓦兹拉维克(Paul Watzlawick)、约翰.H.维克兰(John H. Weakland)与李察.费许(Richard Fisch)等三位作者讨论了一名叛逆青少年的案例。这名少年因为贩毒被逮而被校长要求不准来上学。他还是得做功课,但人不能在校园里现身。不能上学,对这名少年毒贩的生意是很大的打击,复仇的意念在他内心熊熊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