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试这个理论,萧欧雇用了罗契尔,他原本是专业大提琴手,后来转行念心理学。他们联手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找来36名大学生,接受标准智商测验组合里的三项测验:图型分析、矩阵推理以及折纸剪纸测验。在接受这些测验前,受测者分成三组聆听不同内容:分别是10分钟的莫札特 D 大调双钢琴奏鸣曲,10分钟的降低血压放松法指南,或是10分钟的寂静无声状态。
于是,聆听莫札特似乎能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提高约8到9分智商。虽然9分智商看起来很少,其实不少:一名普通人(定义是智力优于其他50%的人)在聆听过莫札特奏鸣曲之后,智力将会比其他70%的人高。这么简单的10分钟古典音乐大补丸,要是能掌控其效应,将能推升一般学生的成绩,超越20%聆听放松指南或是享受沉默的学生,有可能将 B 等变成 A 等,或是将不及格变成及格。
萧欧、罗契尔和凯发表他们的论文还不满一年,音乐公司就已经开始利用这股爆红的知名度,推出标题为「灵机一动:智慧莫札特」(Mozart for Your Mind)、「莫札特让你更聪明」(Mozart Makes You Smarter)以及「用莫札特开发大脑」(Tune Your Brain with Mozart)之类的新CD 。
第一个发表有关这项发现的独立研究小组,是纽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史塔夫(Con Stough)团队。 和最初的实验一样,他们也采用莫札特的奏鸣曲以及静默环境,但是多加了一个新情境:舞曲,让一组受测者聆听十分钟节奏蓝调歌手欧尼尔(Alexander O’Neal)的Fake 88(House Mix版)和What Can I Say to Make You Love Me? (Hateful Club Mix 版)。30名受测者在经历某种聆听状态后,马上做一部分「瑞文氏高级图形推理测验」(Raven’s 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 test)。
次年,美国心理学会的旗舰期刊《心理学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发表了这些新结果,标题写著「莫札特效应之谜:无法复制」 (Mystery of the Mozart E?ect: Failure to Replicate),而且该学会还发表了一篇新闻稿,标题是「揭穿莫札特效应的真面目」(Mozart E?ect’ De-Bunk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