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管理]睡前还在回复同事的讯息?4 面向建立「职场边界」,找回下班后的人生

[复制链接]

升级   89.33%

20

主题

22

帖子

4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8
QQ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睡前还在回复同事的讯息?4 面向建立「职场边界」,找回下班后的人生





在远距与混合办公盛行的今天,工作与生活的界线变得模糊,「 职场边界 」也变得比以往更容易被忽视。

手机与协作软体让讯息无所不在,「下班」不再是绝对的时刻,许多人即使在晚间或假日仍处理公务,长期处于待命状态。这种情况不仅让加班工时悄悄累积,更可能引发慢性压力、职场倦怠与心理健康问题。


边界感是什么?职场为何需要边界?


《边界感》一书指出, 边界感(a sense of boundary) 指的是一个人对自我与他人界限的意识与维护能力,边界感强的人通常不会过度干涉他人生活,同时也能在他人越界时及时拒绝,以维护自己的自主性。

拥有边界感,就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画出一条相处的界限,有了这条界限 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有了尺度与准则。

而「职场边界」则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员工与同事、主管、公司之间,在责任、时间、资讯、情感等方面应有的界线。它的核心是让每个人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仍能保持身心健康、工作效率与相互尊重。


83% 的员工每周下班时间被打扰至少 2 次


美国心理学会(APA)2023 年发表的〈Work in America Survey〉一文指出,有 95% 的受访者认为「组织尊重员工工时内外界线」很重要,但实际上有 26% 的人认为「雇主不尊重个人边界」。

《史隆管理评论》(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研究则指出,76% 的员工认为「下班时间被联络」是不受欢迎的边界侵犯,83% 的人每周至少被打扰 2 次。


工作者可透过「怨恨检视」觉察边界是否遭到侵犯


针对这个问题,作家兼高管教练梅洛迪.怀尔丁(Melody Wilding)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职场工作者觉察并修复被侵犯的界线:「怨恨检视」(Resentment Audit)。

怨恨检视的核心概念很简单,就是
将情绪作为反映边界失守的讯号
。像是固定午休时间被例会占用,会让人感到疲惫与专注力下降;假日被临时加班任务打断家庭生活,会引发不满;而同事频繁的随时打断,则可能造成进度延迟与情绪压力。这些看似小事的累积,其实会逐渐消耗工作热情与耐心。

「当你感到怨恨、不满或罪恶感时,那代表边界在提醒你,它需要被重新划定。」


怀尔丁表示,进行怨恨检视并不复杂。首先,确实记录近期让你感到怨气或压力的事件,诚实写下触发情绪的原因与影响。接著,分析背后的核心因素,是时间安排失衡、资源分配不当,还是沟通不够明确。最后,针对这些情境设定改善方案,例如建立更清楚的工作时段规范,或与主管讨论「非紧急任务延迟至上班时间处理」的原则等。当界线清楚后,不仅能保留休息时间,也能在工作时更专注高效。


4 大策略建立职场边界


要真正建立健康的职场边界,不仅需要觉察,更要落实在日常的行动中,《边界感》一书建议将其分为责任、时间、资讯、情感 4 大面向:


责任边界

清楚自己的职务范围与权责,避免因「不好意思拒绝」而长期承接额外工作,甚至导致权责混乱。例如,行销人员临时协助销售提案无可厚非,但若长期取代业务处理客户,就会影响本职工作与团队分工的公平性。


时间边界

在工作与休息之间划出清楚的分界。这意味著不被「随时待命」的文化牵制,也避免长期加班耗尽精力。像是企业可明订晚上 8 点后,非紧急事宜不必回讯息,或在行事历中划定「专注时段」,禁止在这段时间安插临时会议。这不仅保护员工的私人时间,也提升工作时的专注度。


资讯边界

这是维护彼此隐私与专业信任度的基础。适度分享必要资讯、不过度探问或散播私事,并确保机密资料不被滥用。例如,不在办公室随意讨论同事薪资、健康状况或私人感情,避免在团队中制造不必要的猜测与紧张。


情感边界

在职场保持专业,不让私人情绪过度影响判断,也不把情绪当作施压或操纵的工具。面对分歧时,选择理性讨论,而不是冷战或情绪化指责;遇到同事请求协助时,可以先肯定对方的需求,再以具体且礼貌的方式表达自身限制,例如:「我很想帮忙,但今天的工作已经排满,能否明天再处理?」既顾及人情,也守住自己的底线。

4 大面向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系统。时间界线能保护情感稳定;责任界线有助于管理时间与资源;资讯界线则能减少情感冲突。当它们在日常工作中被同时维护,职场合作才能在效率与尊重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


我想维护边界感,会不会被认为「很难搞」?


许多人在设定边界时,会担心被贴上「不合群」或「不敬业」的标签,
事实上,问题往往不在界线本身,而在于表达方式。


心理治疗师露西·贝尔斯福德(Lucy Beresford)表示,设定边界时语气应保持中立与尊重,避免带有评判或责备的成分。

她举例,如果你对同事说:「你总是在最后一刻才通知我,所以我很难帮你」,这会让对方感到被批判,可能引发防卫;但如果换成:「我需要提前一天收到通知,这样我才能妥善安排并且协助你」,则能聚焦在自己的需求与条件,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并接受。

《富比士》(Forbes)专栏作家卡洛琳·卡斯特里永(Caroline Castrillon)建议,使用「我讯息」取代指责语气。例如:「我需要在下午 3 点前完成报告,所以无法参加临时会议」,这样可以避免让对方感到被指责。再者,提供合理的理由,能让他人理解界线背后的专业与健康考量,并降低冲突的可能性。


良好的边界文化,能提升企业幸福感与竞争力


健康的职场边界,不只是员工自我保护的工具,更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Workplace Strategies for Mental Health 的研究指出,清楚的界线能降低员工流动率、减少倦怠并提升工作效率;而《史隆管理评论》的调查也显示,界线管理得当的团队,更能建立信任与协作默契。当组织规范与个人行动双向支撑,边界文化就能落地生根,让成员在安全感中专注于高价值的工作。


怀尔丁强调,「当你学会对不重要的事说不,才能对真正重要的事全力以赴。」


学会划清界线并非拒绝责任,而是确保长期发挥专业、维持健康与创造价值的前提。当界线被清楚划定,工作与生活才能互相支撑,而不是彼此消耗,让每个人都能以最佳状态持续前行。

来源:《边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9 01:12 AM , Processed in 0.06709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