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782|回复: 0

宁在美端盘子不回国当教授 他后来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升级   54%

16

主题

16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QQ
发表于 2019-12-14 11: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有一个顶级的华人数学家,他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问题上,做出了革命性贡献,其研究成果投给世界数学顶级期刊《数学年刊》后,创下了该刊百年来审核通过接受论文的最快纪录,而论文发表后,大小奖项更是蜂拥而至,比如麦克阿瑟天才奖、科尔数论奖等等。
abf6e8d7b390203e959df56013218910.gif

而就是这么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却因为一件事情饱受争议,引得国内很多网友对他非常不满,这件事,就是他在美国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在餐馆打工,可是当时任北大数学系主任丁石孙教授,邀请他回国到北大搞数学研究时,他却拒绝了。
如果就是这样的话,也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波澜,关键在于他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宣称“如果在中国,无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结合之前“宁可在美国端盘子,也不愿回国当教授”的事实,让他时刻处于风口浪尖。
这个人,就是张益唐。
可是,尽管他存在巨大争议,可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他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这么说,张益唐完全能够位列当今全球顶尖华人数学家前十。在生活充满波澜的情况下,他是如何从一个工人,变成北大数学系高材生,又是如何从一个失业的博士,变成一个享誉世界的数学家的呢?从他近日的一次演讲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出答案。
1135a11c9df42b50f5326fa9711e5af0.gif

1955年,张益唐出生于上海,尽管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却并不在他身边,因此他小时候的教育环境并不怎么好。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从小就展露出了对数学的天赋,9岁的时候就看了不少关于数学的书籍,学到了不少知识,到了11岁的时候,更是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大学数学教材自学。
后来因为一段特殊的历史原因,他没能上高中,还在工厂打了几年工。
在此期间,他也从未放弃对数学的钻研,打工攒下来的钱,全部都买了书,买不起的书,比如当时有一本5块5毛钱的《数学导引》,是华罗庚写的,他非常想要,可却买不起,于是就天天跑到书店去看,直至看完为止。
de6a6ed8038444cd2a492364a9491069.gif

时间转眼到了1978年,听说恢复高考的消息后,他就连忙花了几个月时间,自学了高中化学、物理等知识,然后以数学最高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数学系,在与数学的“斗智斗勇”、和同学们的“交流切磋”的本科结束后,他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彪教授,攻读硕士学位。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走出国门,这一下就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发现,尽管中国数学界当时出现了几个亮点,比如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可和国际数学整体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在这一背景下,适逢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代数专家莫宗坚到北大讲学,张益唐被老师们推荐给他,由此就开启了赴美到普渡大学攻读博士的生涯。
8632438094efcb74c134ad80b6546bc8.gif

可因为和导师莫宗坚存在一些分歧,他毕业后没有得到推荐信,几年时间里一直没有稳定工作,为了谋生只能到快餐店打工,直到1999年才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成了新罕布什尔大学的一名编外讲师。因此思考、研究数学问题的时间就更充裕了。
然后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刻苦钻研,才终于在2013年完成了开头提到过的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数学期刊》将他的论文发表后,轰动了数学界,无数奖项涌来,著名大学、学术机构邀请他去讲学更是家常便饭。
为何在生活充满艰辛的情况下,他还能如此成功呢?他在演讲中表示,首先是兴趣,自己从小就喜欢数学,并一直对其充满着好奇心;其次是扎实的基本功。“我在上大学之前就自学了很多数学知识”;最后是要有大气魄、大胆量,敢于挑战难题。而从他的经历中,我们也能看出这几点。
1f7c182e722389d62ed183a02ddafc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4-26 12:10 AM , Processed in 0.07071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