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730|回复: 0

浙江最柔美的河流 有36弯72滩800多景点

[复制链接]

升级   55%

15

主题

15

帖子

5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5
QQ
发表于 2020-4-23 1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eg

1.jpeg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跟着王羲之的古诗走进温州楠溪江的诗画田园生活,在微风轻拂的春天里,感受这条浙东南河流的诗情画意。

1e12ef506a40471fa2d95ce6d6b18d23.jpeg

1e12ef506a40471fa2d95ce6d6b18d23.jpeg

  春日阳光明媚,我从远方奔赴而来,在清澈的楠溪江畔,寻觅仙境一般的童话故事,布履一双,山河踏遍,澄澈的楠溪江碧波荡漾。楠溪江景区,总面积671平方公里,蜿蜒曲折流淌了139.8公里了,却给我们带来了800多个景点,如水墨画一般的风景沿江分布,一步一景,让人陶醉。

  暮春时节的江南,是清爽明媚的,阳光温煦,微风不燥,和闺蜜相约来到温州楠溪江旅游,在澄澈的一湾碧水中,享受这条中国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1ecc4039cca34c228e432f731925ca2b.jpeg

1ecc4039cca34c228e432f731925ca2b.jpeg

  楠溪江,轻轻读着这三个字,就觉得很江南,楠溪江发源于永嘉县和仙居县交接的黄里坑,在括苍山和雁荡山脉间,千回万转,自北而南,蜿蜒曲折,流经永嘉中心腹地,最后注入了瓯江。

  万物青翠的四月,楠溪江也在春风的轻抚下,变得愈发的清澈,乘坐一艘竹筏在江面上自由的漂流,是很多游客喜欢楠溪江的重要原因之一。

6c4615165a8a4447aa530013522f36a5.jpeg

6c4615165a8a4447aa530013522f36a5.jpeg

  楠溪江是大自然赋予温州人的一个盛大礼物,一百多公里的楠溪江,800多个景点星罗棋布,给温州带来了四季分明的秀丽风光,而每一个景点都美的自然纯粹,宛若一幅浓淡皆宜的水墨画卷。

6dbac803b7704864a935a457fae1beac.jpeg

6dbac803b7704864a935a457fae1beac.jpeg

  竹林、竹筏、碧波荡漾,每一个字眼跳进眼里,都让人觉得十分美好,不管是家庭出游,还是闺蜜、情侣,来到楠溪江,享受楠溪江的最好旅行方式,就是乘坐竹筏,缓缓而行,在江面上欣赏沿途的风景。

7a1061eda9b14507adc20c0d8a956944.jpeg

7a1061eda9b14507adc20c0d8a956944.jpeg

  楠溪江的主要支流有岩坦溪、张溪、鹤盛溪、小楠溪、花坦溪、五尺溪和陡门溪等,每一处风景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风景如诗如画。

  楠溪江的美不仅吸引了浙江的游客,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都会被这条秀丽的河流吸引,楠溪江流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暮春时节来旅行,二十多度的气温,坐着竹筏飘流在碧绿的河流上,顿觉神清气爽,心情也豁然开朗。

30fdc0999631423095554ac8b4a62ac7.jpeg

30fdc0999631423095554ac8b4a62ac7.jpeg

  江南的山水,大气中带着婉约,从空中俯瞰的角度来看,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楠溪江蜿蜒曲折的柔美,两岸绿意葱茏,深深浅浅的绿色,看起来格外养眼。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一弯碧水,几个竹筏,就是一段浮生半日闲的好时光,微风拂来,水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77a7c90f2f704287af629436ac53cca5.jpeg

77a7c90f2f704287af629436ac53cca5.jpeg

  楠溪江的上游岩坦溪发源于大寺尖西北,由北向南流经黄南、岩坦、溪口3个乡镇,楠溪江的水质特别好,据专家测试,楠溪江的水含少量每立方米为万分之一克,PH值为7呈中性,口感很好,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

817547b89fa64675819088948ba3eab3.jpeg

817547b89fa64675819088948ba3eab3.jpeg

  楠溪江的各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如果有时间,可以多走一走,感受江南水乡的风韵和历史文化。

  楠溪江的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期曾是独流入海的河流,到了现在是瓯江下游最大的支流,这里的风景主要是以溪流景观为主体,而且她也融入了山水田园风光和农耕文明遗迹。

a91d35b0ee51450797ba1b5df5acb001.jpeg

a91d35b0ee51450797ba1b5df5acb001.jpeg

  春日暖暖,来楠溪江游玩的游客用不同的水上交通工具,感受楠溪江的如画风景,有乘坐竹筏的,还有坐气垫船的,或者是比较卡通的脚划船,都让这个春天充满了乐趣。

  坐了竹筏之后,不妨走进楠溪江的石桅岩,感受一下山清水秀的江南春色。石桅岩景区位于永嘉县鹤盛乡下岙村,也是楠溪江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ad008916d3a34245bebbfaebbe65b8c7.jpeg

ad008916d3a34245bebbfaebbe65b8c7.jpeg

  楠溪江春天的色彩,是绿意盎然的,却又有着层次分明的不同,碧绿的江水和岸边的绿树青山,看在眼里,有着赏心悦目的美好。

f889f12ed572441788743462a561e98f.jpeg

f889f12ed572441788743462a561e98f.jpeg

  楠溪江的秀丽山水也孕育了无数的历史人物,从唐朝至清朝,温州永嘉一共出过604位进士,有名的永嘉文化中,有著名的永嘉学派。时间追溯到南宋时期,永嘉学派是能够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成鼎足之势的重要学术思想流派,如今的永嘉学派,也是永嘉人的骄傲。

70f46ff35acb4cdd965ccfa52aa2aeea.jpeg

70f46ff35acb4cdd965ccfa52aa2aeea.jpeg

  静静的凭栏远眺,一颗心也沉醉在如诗如画的楠溪江,古代人喜爱山水,无数的名人曾经在楠溪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据资料记载,历史文化名入王羲之、颜延之、谢灵运等曾为永嘉郡守。

f19b6f5810064d5d95a885b0e811118c.jpeg

f19b6f5810064d5d95a885b0e811118c.jpeg

  楠溪江作为山水诗的摇篮,和历史上一个大诗人分不开,当年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任永嘉郡守期间,遍游永嘉山水,有感而发,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山水诗,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如今他的后人依然居住在永嘉。

c409be3745fc4e31bc48f7c9c3e4bf31.jpeg

c409be3745fc4e31bc48f7c9c3e4bf31.jpeg

  历史上还有很多名人,也曾经来到楠溪江游览,写下了不少诗篇,南朝陶弘景、唐朝张子容、孟浩然,宋朝陆游、叶适、徐照,明朝王叔果、潘舜臣,清朝朱彝尊、金简庵、朱步墀等也都曾游历过楠溪江,并留下许多脍炙入口的名篇佳作。

  楠溪江的游玩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乘坐竹筏、木舟近距离的接触楠溪江,也可以行走在山水之间,欣赏楠溪江的美。

d289ca3b777e4b98a8b5eb2294484ea8.jpeg

d289ca3b777e4b98a8b5eb2294484ea8.jpeg

  很多摄影爱好者会在不同而的季节来到楠溪江采风,楠溪江被中国作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命名为"全国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

f18ec5166aa5482e866231e0ec023af8.jpeg

f18ec5166aa5482e866231e0ec023af8.jpeg

  仁者乐山智者爱水,兼具山水之美的楠溪江以秀丽柔美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陶醉在这如画的山水之间。

dac1f74af09541fc9f8fbaddd897c4c6.jpeg

dac1f74af09541fc9f8fbaddd897c4c6.jpeg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灵山修水养育了聪慧的永嘉人,楠溪江沿岸的古村落、古建筑,也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这些古建筑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和楠溪江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

e2a70cd20265448992aad840db62ada4.jpeg

e2a70cd20265448992aad840db62ada4.jpeg

  春日的楠溪江,是生动鲜活的,大自然的静美和来踏春游玩的人们,一动一静,相得益彰,碧波荡漾的江面上看起来是如此和谐。

e20f596949514c249a4e4d90d927446b.jpeg

e20f596949514c249a4e4d90d927446b.jpeg

  高峰入云,溪流清澈,微风吹动楠溪江畔的竹林,发出好听的沙沙声,燕子不归春事晚,楠溪江如一幅浓淡皆宜的江南春景图,柔美的河流婉约清丽,从文风昌盛的古代一直流淌到了今天,是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的高度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4-28 10:51 PM , Processed in 0.07788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