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2092|回复: 0

[励志]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复制链接]

升级   35%

7

主题

7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发表于 2023-12-22 09: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我们是我们所拥有的。

一八九~年,北美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写下了「自我」其实是由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来定义:

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自我就是一切他能够称为属于他的东西的总和,不仅仅是身体与心灵力量,也包括他的衣服、房子、妻子、孩子、祖先、朋友、名誉、工作、土地、游艇和银行帐户。所有这一切都带有情感意义。如果这些东西有所增加,他就会觉得成功;如果减少或消失,他就会感到沮丧。对每样东西的情绪波动不见得都相同,但心情都一样。

詹姆斯描述的是心理学家所称的「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这是我们思考自己是谁的方法,以及失去拥有物的情绪后果。我们把身心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还有谁可以主张这两样东西的所有权?不过詹姆斯的清单上有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并非独一无二,其他人也可能拥有。房子、土地和游艇都是买来的资产,失去这些东西会造成如此深的影响就令人讶异了。

许多思想家都曾思考过我们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柏拉图对于物质世界不屑一顾的态度众所周知,他认为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非物质体验。他主张「集体拥有」可促进众人追求共同利益,避免私有财产因不公与窃盗所带来的社会分裂。他那个永远都在和老师争辩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就比较接地气,强调研究物质世界的重要性;他认为私人所有权可以增进节俭与责任感,但也提及人们如何轻易生出嫉妒之心。

两千年后,法国哲学家沙特(Jean-Paul Sartre)主张我们之所以想要拥有,唯一的原因就是强化自我的感觉,而要知道我们是谁的唯一方式,就是观察我们拥有什么——差不多就是说我们必须透过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来表达自己。我们买的东西是成功的有形标记。就像美国的财富研究显示,年收入达到七万五千美元以上,也许无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但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可以更加肯定自己的成功。我们不仅透过拥有的东西向别人传送讯号,也会发送讯号给自己,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

沙特在《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一书中,领悟到人被拥有的东西所定义:「我拥有的总和反映出我存在的总和……我就是我拥有的东西……属于我的都是我自己。」(原注4)他提出这种现象出现的许多方式。首先,主张对某样东西具独有的控制权,从而表示它是你的;这一点我们在孩童身上就可以看到证据。第二种方式与洛克的观点一致,亦即凭空创造出一样东西,就代表你拥有那样东西。最后,沙特认为拥有可以激起热情。

人们对拥有东西的热情会展现在不断累积拥有。一七六九年,另一位法国哲学家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写下拥有如何影响行为。他买了一件他以为会让自己很开心的奢华礼服,之后却发现它让他变得有多悲惨,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件礼服不但没有丰富他的生命,反而在它强烈的反衬下显示出他原本拥有的东西有多糟糕。没多久他发现自己得不断购买可以配得上这件礼服的东西。问题是他并不富裕,消费不断增加让他变得更不快乐。相较于本来连在打扫时也能穿得自在衣服,穿上这件礼服他什么都不能做。他这么写道:「我是旧服的主人,却成了新服的奴隶。」

人类学家格兰特?麦可拉肯(Grant McCracken)发明了「狄德罗效应」这个词,描述单一物品如何影响往后的购买行为。(原注5)举例来说,如果你买了一样奢侈品之后,你会想要买更多这样的东西,就算不是真的需要。许多零售商就利用狄德罗效应,宣传说某样新产品可以跟之前的产品相得益彰。这也是苹果产品的诉求之一。根据麦可拉肯的理论,对许多人来说购买苹果手机只是开始,它会让购买者想要再去买其他的苹果产品,因为它们反映的是一种身分认同。就算其他选择也不错,但若发出错误的认同讯息,消费者就比较不愿意购买。

或许人对物的情感依附最极端的状况是那些收藏者。收藏者对于他们的收藏品都投注了很深的情感。这些东西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收藏者在收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追求。有时候失去这些收藏品会令人无法承受。二~一二年,德国当局发现隐居在慕尼黑的葛利特(Cornelius Gurlitt)收集了大量的艺术名作,总价值估计约十亿美元。这些艺术品全是纳粹在战时从犹太人那儿抢来后转卖给葛利特的父亲,当初的售价相较于真正价值实在低之又低。葛利特认为保护这些收藏品是他的责任。他说看著警察查封他珍爱的收藏品时,对他的打击要比失去父母或手足还要严重。葛利特告诉当局,保护这些东西的责任让他变得「紧张、执著、孤立,与真实世界愈来愈疏远」。(原注6)

一九五九年耶鲁大学心理分析家厄尼斯特?皮林格(Ernst Prelinger)的实验,是最早测试自我建构理论的研究之一。(原注7)他请受试者针对一百六十个项目以非自我和自我的方式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与自我关系最密切的是身心。不过个人拥有的东西与自我的关系,要比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来得密切(这是非常西方的观点)。当研究人员请孩童对相同的东西进行分类时,结果与成年人差不多,除了随著年龄增长,能够反映出我们与他人关系的东西益显重要,这也是社会化的最佳证明。(原注8)

加拿大籍行销大师罗素?贝尔克(Russell Belk)曾以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文章,阐述自我与所有物之间的关系,他大力拥护我们称为「延伸的自我」(extended self)这个观念。(原注9)以詹姆斯与沙特的研究为基础,贝尔克提出了「延伸的自我」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会区别自我与环境。

第二阶段,孩童懂得区别自我与他人的不同。

第三阶段,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有助青少年与成人处理自我认同的问题。第四阶段,所有物可以让年长者有延续感,并做好死亡的准备。随著年纪渐长,我们会更加珍视代表各种关系的东西,譬如纪念品、传家宝以及照片,这些东西往往也是遇上火灾时人们会想要抢救的东西。蓝调音乐传奇比比金(B.B. King)以他那把名为「露西尔」(Lucille)的吉他著称,他到哪儿都带著它。他给吉他取名,是在一件意外之后。

一九四九年他在阿肯色州接了一个短期的表演工作,有天现场两名男子打了起来,踢翻了暖炉,整个演奏厅陷入火海,所有人被迫撤离。比比金一出来就发现自己那把价值三十块美元的吉他被忘在舞台上了,于是他又冲入火场救出那把吉他。隔天他得知那两个男人是为了一个名叫露西尔的女孩打架,于是他给自己的吉他(以及之后他所拥有的每一把吉他)取名露西尔,提醒自己绝不可以再为了一把吉他冲进火场,也不可以为了女人争风吃醋。

《为什么我们想要的比需要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4-30 01:58 AM , Processed in 0.0672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