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励志]如果你不为自己的人生而活,那谁要为你的人生而活?

[复制链接]

升级   71%

17

主题

17

帖子

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1
QQ
发表于 前天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不为自己的人生而活,那谁要为你的人生而活?





犹太教的教义之中,有这么一段话:「倘若你不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谁要为你的人生而活?」无论做任何事都有人会觉得你不好。想必十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个说你不好,而其中的七个,则是随时会改变态度的人。

至于剩下的两位,应该是无条件给予支持的人。你只要与那「两人」建立关系即可,剩下的八个人,尤其是那一个即使你额外做些什么也不赞同你的人,没有必要为他烦心。

职场上有一种人,让人觉得只要他可以改变一下,整个工作环境都会大不同。可是像这样的人,通常任何影响对他来说都是徒劳无功。如果在工作场合中遇上这样的人,只要明确划分清楚、维持工作上的关系就好,不必试图与他成为朋友。如果连那样的人你都要在意自己在他眼中如何,也未免太奇怪了。一旦在意他人如何看待你,就会为了想让他人对你有好感,使得自己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而活。

为了不害怕面对他人的目光与评价,你所需要的不是他人的人生,而是活出自我的勇气。


摆脱过去获得自由

人绝不会想起那些与如今生活型态互不相容的回忆,可是只要生活型态有了转变,不但会想起之前遗忘的部分,或者即使是相同的回忆,针对该回忆的解释也会随之不同。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转变前后的解释差异太大,几乎让人以为整个事件根本变了调。

有位朋友告诉我一段关于小时候的回忆。当他还是个孩子时,附近有很多放养的狗或流浪犬。他的母亲总是提醒他,只要一跑狗就会追上来,所以看到狗不要急著想跑走。

「有一天,我和两个朋友在路上走著,前面来了一只狗。朋友们一见到狗,拔腿就逃走了,而我则像母亲一直告诫我的那样,待在原地不动。」尽管如此,他的脚还是被那只狗给咬了一大口。

他的记忆就只到这里。不过,这件事要是发生在现在,应该不会到这里就结束。

「因为发生过那样的事,我开始认为这个世界很危险。」据说他只要走在路上,就觉得车子可能会撞上来;待在家里,心里想飞机搞不好会从天上掉下来;在报上读到有关疾病的报导,也担心害怕到仿佛自己已经染上了那种病。

虽然他想要表达的是小时候被狗咬伤的经历,成为他如今认为世界充满危险的原因,事实上,是他想认为这个世界很危险,才会由无数的回忆中拣选出符合自己目的的片段,而没有回想起自己被狗咬伤后所发生的事。

后来,他想起了遗忘的那一段。

「之前的记忆,确实是到被狗咬伤的地方就中断了,但是,后面的经过我现在想起来了。有一位不认识的叔叔用脚踏车载著被狗咬而哭著的我到附近的医院。」

让狗咬伤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但整个故事却完全不同。前一段记忆,是为了印证他认定世界很危险而想起;后一段回忆,就不再是世界很危险,或是听从别人的指示会倒大楣之类的想法,而是一段受困获得协助的经历。虽然不能说这个世界一点危险也没有(因为还是可能被狗咬),但是,他选择这个世界上有「伙伴」可以扶助我们的生活型态,所以那段过去几乎像是有了极大的转变,连浮现的记忆都变得不同。

「回忆的正确与否,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样的回忆代表了个人判断的事实。也就是『甚至连小时候我都是这样』,或是『小时候的我也是以这样的想法看待世界』的判断。」(《理解人性》)

其实,并不是现在也和小时候有著一样的判断。正好相反。是如今的判断投射到小时候,希望认为小时候也与现在有著同样的判断而已。

我与父亲关系不和睦时,从无数段回忆之中,只挑选出能让父子关系不合正当化的片段。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小学时曾遭父亲殴打的记忆。这件事前面也提过,如今我已无法确知是否真的发生过那样的事。因为知道这件事的除了我之外,没有其他人,也没有人当场目击。

父亲失智后,我长期照顾他。两个人对话时,先别说不曾谈论到这一段,就算我提到之前曾发生过什么事,或是去了哪里之类的话题,父亲大多都表示从来没有发生过。像这样的情况下,要证明当初的确有过那一段就成了很微妙的问题。假使有多人提供证词,或许可说真有其事,如今,只有两名当事人,而其中一人如果表示没有,就无法证明事件的真实性。说不定被父亲殴打的事,的确没有发生过。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即使不曾有过也没关系。因为在父子关系已经改变后的现在,那段记忆对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用处。

过去的经历中,要记住什么、忘记什么,并非毫无原则可循。符合现在自己所需的目的,就会记得;反之,则会忘记。即使是自己所记得的,对于该事件的定义也会改变。因为回想起过去那个人的「此刻」也会改变。

阿德勒说到关于自己小时候的回忆。(《难以教育的孩子们》)当时,才五岁的阿德勒每天都必须经过墓地去上小学。每次走过那片墓地,都会让他觉得胸口发闷。

阿德勒决心要摆脱经过墓地时所感到的不安。有一天,他走到墓地时落后在同学们的队伍后头,他将书包挂在墓地的栅栏上,一个人走著。一开始他走得有点急,接著,慢慢地走过来又走过去,最后,终于觉得完全克服了那种恐惧感。

三十五岁时,他遇上当年曾经同样就读一年级的同学,并问了他这片墓地的事。

「那片墓地现在不知道变得怎么样了?」阿德勒如此问道。
「哪里有什么墓地呀?」那位同学竟然这么回答他。

原来,这段回忆不过是阿德勒的想像。尽管如此,这段回忆对阿德勒来说,还是成为「心灵的训练」。借由回想小时候为了克服困难而萌发勇气的过程,对之后现实生活中要克服困难、跨越难关时,有所帮助。阿德勒表示,自己不是为了逃离课题,而是为了面对课题,才创造出这段墓地的记忆。

《我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9 01:48 AM , Processed in 0.06498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