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励志]人生的意义在于「有痛苦可以受」

[复制链接]

升级   45%

12

主题

13

帖子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
QQ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的意义在于「有痛苦可以受」



人生的意义在于「有痛苦可以受」,这样的说法不易被人接受,难道受苦受难的人生才有意义吗?很多时候,人经过苦难的煎熬后,才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有痛苦可以受」
,这样的说法不易被人接受,难道受苦受难的人生才有意义吗?很多时候,人经过苦难的煎熬后,才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意义。所谓「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一件事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让我理解了某些道理。

我家有7个兄弟姊妹,我母亲年轻时太过劳累,50岁以后便半身不遂。母亲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是在医院中度过的,我们兄弟姊妹各自成家,平时少有来往,在母亲住院的半年内,我们每周都会相聚。母亲去世后,我们才理解母亲受苦的意义,原来母亲希望我们在这段时间内经常相聚,恢复过去的手足之情。


苦难能激发生命的潜能


人生是不断转变的过程,不管你喜欢与否,许多事情该出现就会出现。一位女作家到邮局接收汇来的稿费,邮局服务人员认出她的名字,羡慕地说:「您是有名的作家,我读过您写的小说。」女作家说:「会写小说有什么用,头发都白了。」邮局服务人员说:「我不会写小说,头发也会白啊!」人总是会随著时光的流逝而慢慢老去,但如果为了值得奋斗的目标而主动承受痛苦的考验,这样的苦难便能激发我们生命的潜能。

这个世界上凡是有所成就之人,年轻时无不经历痛苦的磨练,否则怎能激发潜能而出类拔萃?这就是痛苦带给人生的意义。如果一个人含著金汤匙出生,像温室的花朵般受到呵护,人生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他只是一个被豢养、被过度保护的宠物而已。父母长辈能保护他多久呢?一旦进入真正的世界,他能承受日晒雨淋吗?

对于痛苦我有切身的体验,我常在各地授课和演讲,别人觉得我的表达能力还算可以,当听说我小时候曾有口吃的经历,便问我后来是怎样治好的。我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二,有九年时间在教室内一言不发。我小时候本来可以正常说话,后来因为邻居家小孩口吃,我一学他,想不到自己也变得口吃了。

此后每逢老师叫我朗读课文或回答问题,我便成了全班嘲笑的对象。我于是拚命念书,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平衡内心深深的自卑感。我当时最喜欢考试,因为考试时不准讲话,我便没有了心理压力。

高二时,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参加了口吃矫正班,老师教会我如何克服口吃:一方面要克服心理障碍,要告诉自己,听我说话的人都是善意的,大家都是朋友,这样一来便不再紧张;另一方面,某些字的发音容易卡住,要设法避开。经过两个月的训练,我逐渐克服了口吃的问题。对于青少年阶段来说,9年的时间十分漫长,
长期的痛苦使我有了两个改变



1. 我这一生都不会嘲笑别人
。我从小在别人的嘲笑中长大,很了解被嘲笑的痛苦,很容易有同理心。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同,譬如我走在路上,有个乞丐大声喊:「可怜我吧!」我掏出硬币丢给他,这属于同情心。如果看到乞丐后,我开始设想:假如我是他,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是把硬币乱丢一地,还是轻轻地放在碗中?这就属于同理心,它与同情心的差别就在于「假如我是他」这五个字,这正是儒家强调的「恕」,用今天的话说叫「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我希望自己有何表现?


2. 我非常珍惜说话的机会
。教书是我的职业,只要有机会上课或与人交谈,我都会设法让别人听懂我在说什么。哲学这门课不好教,学生经常会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我卖弄玄虚,多说一些「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话,很容易让大家一头雾水。

我教书40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我讲出来的每一句话都要让别人听懂。因此,我会运用各种比喻和故事来加以说明。但是,对于很多复杂高深的道理,光靠说是不够的,随著听者生命经验的不断累积,他才能慢慢体会。因此,我也只能陈述自己的经验,随时观察听众的反应,尽力而为。


尼采:凡是不能使你致命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壮


台湾电子业有位企业家40来岁时身患癌症,治愈之后,他把自己资产的一大捐给了一个宗教团体,经过病痛的折磨,他看透了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患病前,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将本求利,一心赚钱,常与其他有钱人比较,看谁的财富更多;癌症的威胁使他觉悟,钱是身外之物。不过,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适用,因为他们并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不受苦。痛苦的范围很广,欲望无法实现也是一种痛苦。痛苦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无奈的,比如人都会慢慢变老;另一种是主动的、积极的,这正是我们在本节所强调的,当我们被人冤枉、受人欺负或遭遇不幸时,特别容易激发我们生命的潜能,苦难的考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壮,
正如尼采所说:「凡是不能使你致命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壮。」
。文/傅佩荣

《哲学与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 03:28 AM , Processed in 0.06478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