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励志]开导家属面对死亡

[复制链接]

升级   61%

15

主题

15

帖子

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
QQ
发表于 前天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导家属面对死亡



医师是一份有使命的工作,让我们以专业和善念成为病人的肩膀,陪伴他们在身心煎熬的黑暗中,看见光明、感受温暖。



在病房里上演的,既有重生的喜悦,当然也有死亡的悲伤。即使医术再高明的医师,也不可能救活所有的病人。因此,如何面对死亡,是医师必须和病患、家属一起面对的课题。

早年台湾社会很忌讳谈死亡,小孩子如果把筷子直插在饭上,因为像是在办丧事的「脚尾饭」,一定会挨大人的骂;那时候也没有安宁病房,一般人对于临终前或身后事,通常就是避而不谈。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91年,我在主治医师第四年时,有一位男性病患,他是位公务员,由于已处于摄护腺癌末期,来日无多。他太太每次见到我,总是嚎啕大哭,跪著求我救他先生一命,因为我知道自己实在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每次去查房时,压力都很大。

有一天,我突然福至心灵,请他太太到病房外,问她:「陈太太,您先生是公务员,应该常有机会出差吧?」她点点头。我再问:「他出差时,妳会哭成这样吗?」她说不会。我接著说:「那就对了,因为妳知道,妳一定会再跟他见面。」于是我开导她,从古到今,不论是哪一种宗教,都说逝去之人终将于天上再见,「妳为何不当成先生出了趟远门,虽然时间比较久,但是你们以后一定会再相见?」
第二天,我再去查房时,这位病人的太太不再哭了,她说自己已经想开了,接下来,她要好好陪伴先生走完最后一程,并相约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坦白说,我原本并没有预期可以说服对方,只是很诚恳说出我心里的想法,不过她真的听进去,改变了心态,接受丈夫将不久于世的事实。巧合的是,从那之后,安宁病房、临终关怀的观念渐渐浮上医界台面,代表整个社会也开始正视生死议题,离去的病人得到善终,让丧亲的家属得到善生,而彼此也能够善别。


|成为病人依靠的肩膀|


高中时期因为功课不错,没想太多就念了第三类组考上医学院,毕业后当上医师,一路走来愈做愈得心顺手,至今我已过耳顺之年,仍然在五家医院看教学门诊、做示范手术,以及担任荣誉顾问,不但没有倦怠感,而且还乐此不疲,真像马偕博士说的「宁可烧尽,不愿锈坏」。

工作中很大的成就感,是来自跟病人的互动,尤其是看到那些来自基层、饱受现实磨难,却仍然任劳任怨的病人,我总是会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帮助他们。

我始终相信,医师是一份有使命的工作,我们不是上帝,无法逆转生死,但是我们能够发挥专业和善念,成为病人可以依靠的肩膀,让他们即使在身心煎熬的黑暗中,也能看见光明,感受温暖。
文/邱文祥

《我所求的是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3 01:58 PM , Processed in 0.0665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