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管理]忙于琐事会让大脑的「频宽不足」!避开 3 件事,才不会徒增疲惫感、拖累产能

[复制链接]

升级   51%

11

主题

11

帖子

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1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忙于琐事会让大脑的「频宽不足」!避开 3 件事,才不会徒增疲惫感、拖累产能





经济学上有个叫做「匮乏」(scarcity)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你缺少的东西会俘获你的大脑,占据你的心智能量,导致认知频宽变窄。 这里的「频宽」,简单来说是指「精力」。

有一类人的「频宽」很容易被琐事占满,很难腾出多余的精力创造收益;另外一类人,则有足够的「频宽」能建立核心价值。


1. 琐事做太多,不会为你加分


几年前我们公司招募的新进员工里,有两个女孩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晓文,一个是思琦。

晓文性格活泼,善于社交,入职第一天就能把相关部门人员的名字记住。半个月不到,她开始负责订购下午茶,每天下午两三点,就开始统计大家要喝什么奶茶、吃什么点心。一个月之后,公司周末的聚会也变多了,密室逃脱、狼人杀、郊外野餐,丰富多样,全是晓文负责筹备。

有这样一个处处为大家著想的人,同事们当然都乐得轻松,暱称她「小福委」,也渐渐习惯有什么困难都去找晓文帮忙。

下雨天没带伞,晓文一定能帮你借到;写稿件缺少素材,晓文会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帮你一起找;同事失恋,晓文尽心尽力地安慰;同事结婚,晓文也帮忙筹备。

甚至,有位外地同事要回老家,养的小狗没人照顾,晓文也自告奋勇把小狗接到自己家。结果,因为对狗毛过敏,她全身长满疹子,不得已只好请假在家休息三天,销假来上班的时候,脸上的疹子还没完全消退。

我看著揪心,问她:「妳知道自己对狗毛过敏吗?」

晓文说:「知道,但没想到这么严重,可是如果我不把狗接过来,狗狗不就没人顾了吗?」

总爱为别人操心的晓文,其实很少为自己著想。进公司半年,业务一直不愠不火,有时候还因为被别人的事情耽误,自己的工作也会出错。

和晓文相比,思琦刚进公司时显得较默默无闻。她不爱凑热闹,午休时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她很少参与。同事周末聚会,她也不太去。有一次,我带她一起做专案,她说:「我们的用户都是 30 岁以上的『姊姊』客群,这点很明确。不过我发现到,她们喜欢新的变化和新观点,我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内容方向,拓宽使用者的接受度。」


我很惊喜,因为那段时间我刚好也在思考创作内容的转型。


「妳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再多说一点呢?」我问她。

思琦很慎重地说:「我现在还没有很明确的资料,给我一周时间吧,做完市场调查,再把构想整理给您看。」

半个月后,思琦提出一份详尽的市场调查报告,涵盖了目前市场的现况分析、各大媒体平台的优劣势、我们的现状及可能的机会。尽管有不少较为生疏的地方,但她对于用户的整体认知,既具备宏观思维也有实际操作的细致度。因此,探索业务新方向的专案,我交给思琦来主导。

一年之后,思琦的业务能力相较于刚进公司时,有了飞跃式的进步,甚至超车不少资深员工。


2. 时间陷阱会引发大脑频宽不足


之所以分享这两个女孩的故事,是因为她们分别代表了职场上的两类人─原本的天赋和专业能力差不多,但是由于一些细微习惯的不同,时间愈久,差距愈拉愈大。

职场上有一类像思琦一样的人,他们注意力集中、目标明确,只要脑子里有想法就一定要做成。所以,他们不会太关注工作之外的枝微末节,比如:要不要和大家一起点下午茶、周末要不要参加聚会、同事的感情状态等等。他们并不是排斥与人交往,而是有意地避开一些无效社交,从而掌控自己的时间,把精力投入在能够提升个人价值的事情上。

还有一类像晓文那样的人,他们关注的重点容易分散,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周围人的状态很敏感,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触发他们的情绪。

「 大家都在点下午茶,我也得加入,不然会不合群。」
「大家都在聊一部新剧,我也得熬夜看看,不然就没有话题了。」
「别人有事,我一定得帮忙,这样才能维持同事关系。」


抱持著这样的心态,他们陷入了「凑热闹、随大流、为别人操心」等一个又一个时间陷阱里。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些小事,但日积月累,无形中耗费许多原本可以用来提升个人价值的有效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些时间陷阱会引发我们大脑的频宽不足,影响工作状态与效率,进一步影响到职涯发展。
我们从处理日常的事情到思考问题都需要「频宽」,它是我们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统称。

你可以把大脑想像成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有一定的宽度,并行的车辆数量是有限的。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同时能够关注的事情数量是有限的,这就是频宽。

如果事事都关注,就会加重频宽负担,造成拥塞,导致我们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每天都很忙,但是整天下来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做的真正原因。


忙于应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会让我们陷入主动或被动的消耗状态,无暇顾及自己本该完成的工作与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成为「时间上的穷人」。


3. 节约频宽,不做「时间穷人」


在《匮乏经济学》这本书里,作者森迪尔.穆兰纳珊(Sendhil Mullainathan)对「贫穷」一词给了全新定义。

过去我们认为「贫穷」单指财富状态,但作者认为,贫穷不单是指缺钱,也包含缺时间、缺知识、缺技能、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综观来说,对资源感觉到匮乏的状态都可以叫做「贫穷」。


作者长期研究后发现,不论是哪一类资源的缺乏,只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人就会进入匮乏心态。
匮乏心态会让我们只关注紧急的、眼前的东西,忽视重要的、长远的价值,从而导致你在这类资源上更加缺乏,陷入恶性循环。


举例来说,当我们上了一整天班,回到家只剩下宝贵的几个小时,很多人会想要趁机娱乐一下。滑手机、看直播买东西、和朋友聊天,不知不觉到了半夜。熬夜之后,第二天无精打采,人会更加懊恼,但到了晚上,又不知不觉陷入同样状况 。

前文提到大脑有「频宽」,它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容纳有限的几件事,当周围有更多的琐事进入大脑后,我们就会感觉疲惫、产能下降,进入匮乏状态。愈是意识到时间不够用,就愈焦虑,频宽就会再缩小。

想要摆脱各式各样的时间陷阱,就要有意识地节约大脑的频宽,减少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决定的琐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每天都穿一样的牛仔裤和高领衫,就是为了减少自己每天做选择的时间。至于思琦,她拒绝无效社交,精简身边的人际关系,是为了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这些都是节约大脑频宽的好方法。


后来,晓文也在见证了思琦的成长之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逐渐调整「总为别人操心」的习惯,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本文摘自《有钱花》,幸福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8 08:56 PM , Processed in 0.06522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