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sychology and Aging》期刊研究,孤独感会随年龄增长而加剧,特别在 75 岁以上的族群中更为明显。相较之下,Z 世代即使在线上世界活跃,却更懂得利用各种实体场景创造人际连结,从读书会、志工活动、健身课程到 open mic 活动,他们积极参与真实互动,也为其他世代提供了有益的社交示范。
66% 参与志工、83% 重视多元文化:Z 世代的社群投入从「价值」出发
志工服务是 Z 世代建立社群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热衷于投入教育相关的公益行动,例如陪伴长者、捐赠衣物,或为庇护中心筹办义卖活动。根据一项跨世代的志工调查,有 66% 的 Z 世代表示参与过志工活动,比例高于千禧世代的 57% 和 X 世代的 54%。透过这类服务,Z 世代往往能与拥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产生连结,形成稳固的社群网路。
此外,Z 世代对多元文化议题的重视,也成为他们建立社群的另一种方式。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数据,Z 世代是迄今为止最多元的一代。同时,根据求职平台 Monster 的调查,有 83% 的 Z 世代求职者会将「企业对多元与包容的承诺」视为工作选择的重要考量。他们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与节庆,在多元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的理解与人际关系。
从健身房到读书会!11 种 Z 世代热衷的实体社交行动
志工服务
Z 世代倾向于参与公益行动,特别是与教育、社会正义相关的领域。他们认为透过行动实践关怀,不仅有助他人,也有助自己建立更深层的连结与归属感。
根据 Les Mills 调查,有 87% 的 Z 世代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是最活跃的世代。他们透过健身班认识志同道合者,也促进身心健康。
文化节庆活动
Z 世代是美国史上最具多元背景的一代,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数据,他们热衷参与各式文化节庆活动,不仅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在其中建立跨族群的人际关系。
Z 世代社群哲学:不追求建立人脉,而是获得认同与共鸣
Z 世代的社交方式讲求轻松、真诚与安全感。他们经常透过朋友介绍朋友的方式扩展社交圈,根据美国生活调查中心(Survey Center on American Life)数据,约 40% 的美国人是透过此方式建立新关系。Z 世代深知维系关系需要主动创造互动机会,因此善于透过聚会、活动或课程将人群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