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生君有个朋友,常年在深圳香港两地生活,一次聊天他告诉我,人生中第一次他觉得在香港消费不方便了,原因是香港还有很多现金交易,经常要拿着硬币,而深圳的移动支付早已深入生活得方方面面。 据3月27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 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支付额比上年翻一番,超过了60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1万亿元),而日本2016年全年的GDP总量为539.7万亿日元。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已超过日本GDP总量。 同时,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提供的市场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是美国的近50倍,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不是有这么一条搞笑新闻吗,两个歹徒千里迢迢从云南跑到杭州实施抢劫,在凤起路一带连续持刀抢劫了3家便利店,最终只“收获”了1800元,还不够来时的路费。知道被抓后才光然大悟,原来杭州早已进入手机支付时代,谁还会带着大把现金出门呢。 移动支付的发展轨迹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之所以移动支付的用户增长和应用场景呈井喷式增长,和近两年互联网产业的迅勐发展密不可分。 阿里的支付宝凭借强大的网购生活应用场景,迅速渗透到各种互联网支付领域,并且随着网购移动化趋势越来越强,对传统银行账户构成重大冲击。没过多久,腾讯利用微信强大的社交性,借力节日微信红包快速切入移动支付领域,不仅对商业银行形成冲击,也让阿里始料不及。 经过几年时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然成为互联网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并且开始从线上走向线下,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日经中文网数据显示,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巨头正在瓜分和蚕食我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近90%份额,二者你争我赶,谁也不甘落后。 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75亿,年增长率为14.0%。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69亿,年增长率为31.2%,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硬件厂商也有点坐不住了,纷纷加入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的阵营中来。 今年2月底,苹果支付(Apple Pay)正式宣布与中国银联进行合作,鼓励客户办理绑卡,开通苹果支付业务。其他智能手机厂家如三星、小米等也相继推出各自的移动支付功能。 从移动支付看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