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显示,有三成想通过父母找工作,近四成想自己创业,近六成想当网红赚钱。图为2016开年第一网红,—Papi酱。(Public Domain) 随着互联网上“主播”、“网红”的兴起,中国的一些高校也开始开设“网红”专业,教授学生如何在互联网上吸引眼球,引发海外媒体关注。有评论认为,“网红”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人们观念的变化。 上海澎湃新闻网的相关报道说,义乌工商学院2015年9月开设了“电子商务网络模特班”,这也是中国第一个高校“网红班”。该校32名来自房地产、酒店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高颜值”学生,成为这个班的第一届学生。报道说,浙江义乌有180多万种小商品,以“小商品城”闻名全国。2015年初,义乌市政府主动联系一家文化公司,希望共同培训网红,成立网红和微商、电商联盟,以及建设实训基地。义乌工商学院的“网红班”,就是当地“快速实现网红产业化”的计划环节之一。报道说,“网红班”一周有约30节课,包括形体训练、舞蹈、棚拍课、表演课等。一些公司专门来“网红班”找模特,学生通过接走秀、拍摄和其它商业活动,也有不少业余收入。 河北资深媒体人朱欣欣6月19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对此评论说, “这属于广告营销方面的一个新手段,无可厚非。最关键的是,这种‘网红’应该在文化内涵上,在艺术设计上,从这方面创新去吸引人。而不能搞那种很低级趣味的东西。” 据中国“新蓝网”报道,武汉传媒学院今年3月也成立了网络直播兴趣班,与企业联手培养网络直播人才。首期网络直播兴趣班主要是针对该校高年级在校生,采取订单式定向培养。学生自愿报名,通过面试录取。网络直播兴趣班主要教授互联网政策法规解读、形象包装、形象设计化妆造型、才艺和上镜训练等课程,共60个课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课。 江苏资深媒体人徐祥认为,“网红”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人们观念的变化。 “这个网红班的出现,已经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中国目前正处于一种高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生事物,让人目不暇接,措手不及。过去人们总认为‘出头的椽子先烂’,做事情不要急功近利,急于表现自己,不要冲在前面。这个网红班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人的很多思想和观念。” 法新社6月19日的报道称,据互联网咨询公司易观(Analysys International)估算,去年中国的“网红”经济已经达到530亿人民币,2018年中国的网红经济规模可能会翻倍。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8-9 02:09 AM , Processed in 0.0445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