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发表文章《"香港摩登"隶属"威权中国":香港文化今昔蜕变》,作者马杰伟认为,"伞后"3年,是时候确认一个现实--港人熟悉的香港文化,已经失去了持续生长的土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处境,孕育出充满活力的本土文化;继而八九十年代学术及文化界的意见领袖,书写一套被大众接受的港式文化论述。这种"共识"沿用至今,却在变局之中显得格格不入,所谓搏杀、发愤、投机、上位发迹、港人优于陆客、香港胜在有ICAC之类,似乎方方面面都荒腔走板。 文章说,香港的宗主,以前是实行普通法与民主制度的英国,今天是一党专政的威权中国。当"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间离效力渐趋薄弱,香港文化很难不折射出宗主的威权面目。"威权现代"业已成形--严控言论,一党专政,但现代规划急速发展,挤入强国军事竞赛之列,消费市场大幅增长,足以影响全球经济;国内精英阶层物质富裕,中国人投机搵钱的天赋有用武之地,只要政治安全,懂得特权与金权游戏者,大富大贵。上至京官下至民间商贾,香港经验、香港奇迹,已经抛离参考坐标,不在精英的眼皮之下。昔日"香港摩登"背后的优越感,今天在物质层面无从说起,精神层面或可稍为在人权与自由的价值上超越宗主中国。 港府发言人效仿中共 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准赞不准弹 港府的天下老二心态》,作者李平说,英国政府上月向国会提交的香港情况半年报告书,特别关注中国安全人员在香港境内执法、中联办加大对香港的影响力。美国国会报告关注北京政府对香港政治和法律事务的干预,特别提及DQ6位议员是进一步破坏"一国两制"原则,又提及国际人权组织质疑律政司就反东北发展桉、重夺公民广场桉提出刑期覆核。两份报告分别反映国际社会对北京干预香港自治事务、港府执行政治检控的关注,港府不只未反省,还斥为对香港内政的干预,莫非要抄足中共的模式,把国际社会的批评当耳边风、当浮云?长此以往,香港还能维持与民主国家同样的核心价值吗? 文章说,容不得国民妄议中央、容不得国际舆论批评,这是中共特色的统治风格。而港府东施效颦,不只在箝制议员、媒体、网民批评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对国际社会的评价越来越偏执一端,只欢迎表扬,不接受批评。面对美英政府、议会及国际机构对香港的评价、批评,港府的录音式回应,既是中共老大心态的效彷,是一国两制消亡的模式之一,又是自身麻木不仁,长此以往将失去反省及前进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