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来源均来自《明镜》) 近一个月以来,以法国《世界报》、美国《时代周刊》和英国《卫报》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强势话语媒体,对十九大前后的中国接连做了密集度很高的报道。今年迎来70岁生日的德语世界老牌政论性杂志《明镜周刊》(Der Spiegel,以下简称《明镜》),显然也不甘心掉队,11月11日,他们推出了重量级的封面文章(Titel)——“醒来!”——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进行了多方位评述。 德国《明镜》周刊新一期封面 相比吸睛效果十足的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中国赢了”的封面,自诩为欧洲大陆政经评论最深,影响力最强之一的《明镜》有些拾人牙慧:依然大红的底色配上黄色的字母以对应中国国旗的两种主色调,不过带有声调标识的汉语拼音却依然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从篇幅上看,法国《世界报》印有“中国强国崛起”的头版文章不到500字,《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约有1500字,而《明镜》则有了6000字之多,是《时代》的足足四倍,而且按照要照顾有视觉障碍的德语读者标准读法(《明镜》有给盲人读者朗读文章的服务),读这篇文章则需要整整44分钟。 而且《明镜》一反“报道”+“评述”(或者问卷调查)共享封面文章的惯例,这一期的“醒来”在实体发行的纸质刊物上有9页,并且独占了封面文章的版面。 封面的副标题已经为整个文章奠定了基调:该醒了!中国已经是世界头号强国,西方世界的一个闹钟。以闹钟(Weckruf)对应中国的觉醒(hellwach),危机意识力透纸背。 文章结构 《醒来》这篇饱满的封面文以中国外交部大厅的大幅世界地图为引子,指出欧洲人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的不同,并且结合特朗普访华期间对中国的“谄媚”,做出了美国已经逐渐失去世界领导权的论断。 在导言的中间部分,作者坦承中国具有西方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内政有着坚实有效的长远规划,并且有贯彻到底的决心;在介入国际事务的深度方面有灵活的弹性。 在发出警示性很强的“中国是否要彻底颠覆现有世界秩序”的三问之后,文章颇有洞见地指出新崛起的中国不同于以往任何超级强权的地方,在于不热衷于搞意识形态之争,而是着重于踏实俯身默默增大自身体量。接下来,文章分为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足球五个部分来分别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