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攻占谅山,威慑河内,因此成为了很多人难忘的时代记忆。 谅山是越北地区的一座省会城市,距离边境只有18公里,周围山地连绵,河流密布,地形复杂,有公路、铁路通过,既是边境要塞,也是交通枢纽。谅山是越北山地和水网平原的重要分隔屏障,成为首都河内的东北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越军在谅山地区苦心经营,构筑和设置了大量堑壕、坑道、火力点、掩蔽部、明暗碉堡、障碍物等工事,形成永备与半永备相结合的坚固要塞防御体系。曾在越战中建立过很多功勋的越军步兵第3师奉命卫戍谅山,占据边境要点经常对我挑衅,并喊出了“攻可打到友谊关吃早饭,守可坚持三个月”的狂妄叫嚣。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解放军广州军区第55军突破边境,攻势凌厉,克难渡险,经过数百次大小战斗,先后攻占同登、坂然、谅山等重镇要点,协同友军威慑河内,历时16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整个谅山战役中,我军打进敌境纵深23-25公里,歼灭性打击了越军步兵第3师,重创前来支援的步兵327师、步兵337师、北太省197团等部,共毙敌10401人,俘敌108人,缴获和击毁击伤坦克31辆、装甲车7辆、履带牵引车23辆,缴获各种火炮99门、各种枪械2222件、汽车29台、摩托车33台、工程机械6部、电台25部、炮弹17万发、火车3辆及军需物资一大批,炸毁坑道、工事、军营、机场、桥梁、机关及公共建筑物等目标2920个,沉重打击了敌人,打出了国威军威。 对于中国军队的攻势,越军高层是有所预判的。他们判断我军只是实施有限的惩罚性质作战,并不会深入扩大战争规模。因此,越军高层决定主要以边境一线的地方守备部队和民军迟滞拖住我军,卫戍高平省、谅山省、黄连山省的几个步兵师采取机动战术,伺机获取战果。通过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式,消耗我军的力量,争取北方苏军出动策援,从而使我军知难而退。根据这个战略,越军按住配置在二线的步兵308师、步兵312师等主力不动,静观其边境防线被我军打烂,其一线守备部队纷纷溃灭。 然而,当我军即将攻占谅山的时候,越方领导人坐不住了。谅山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一旦有失,解放军的装甲部队一天可达河内,沿途缺少既设阵地阻挡,这个风险未免太大了!因此,越军高层急调在南方参加侵柬作战的第2军主力北上,以堵塞防线漏洞。为加快回援速度,越军高层又请苏军帮忙,动用军用运输机将第2军序列内的步兵304师空运至河内以北布防。 老照片:中国女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