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咱们中国的嫦娥4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了人类探测器此前从未成功着陆过的月球背面。这不仅创造了人类登月的历史,更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耿直哥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焦立中吧。网上的公开资料显示,他的父母来自中国山东,但在二战后去了台湾,后来移居美国。他本人则出生于1960年,学生时代的他曾是一名学霸,与航天事业结缘则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但在2019年的今天,当中国的嫦娥4号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历史后,实现了其他国家都没有实现的这一记录时,焦立中也明显受到了触动。 在称赞中国取得的这一“前无古人”且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时,焦立中也坦诚地表示他的感觉其实有些“复杂”。 “我出生在美国,我的父母却来自中国”,他说,“一方面我为自己的身世和中国迄今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另一方面出身于美国家庭的我们也以美国取得的成就为傲”。 “同时,由于激励我成为一名宇航员的是美国1969年的阿波罗登月,所以我更强烈地认为美国有能力也应该继续在太空探索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焦立中说。 接下来,焦立中开始在他的文章中重点讲述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挑战,并唿吁美国必须迎接这种挑战,维持自己的引领地位。 比如,他写到当中国正在积极筹备空间站的建设时,美国却反而准备在2024-2025年时停止对国际空间站的拨款,因为美国政府认为空间站的管理可以直接交给商业机构去完成,可这种想法根本就是脱离实际的。 他又写到当中国准备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从而对美国完成跳跃式追赶时,美国政府对NASA的财政拨款比例却从1965年阿波罗登月项目时最高的5.3%削减到了如今的0.4%,而且比起真正的宇宙探索项目,美国现政府似乎对创造一个什么“太空军队”更感兴趣……
当然,可能在不少国人看来,我们会觉得焦立中在他这篇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焦虑感”有些“夸张”。毕竟,中国还得要10年才能实现美国1969年的登月创举呢,而且美国本身也还在不断发展,所以现在就谈中国超越美国总觉得是在刻意拔高我们。 但耿直哥倒是很能理解他的心态。要知道,发展航天科技是需要政府大量砸钱的,当中国在这个将决定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不断增加科研经费的时候,美国给NASA的经费却持续缩小到了财政预算的0.4%,您说这美国的航天人能不着急么。 其实,就在咱们嫦娥4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当天,在NASA局长祝贺我们成功的帖子下面,耿直哥就已经看到一位同样来自NASA的老员工在郁闷地吐槽说:我们美国早在半个世纪前本就可以实现中国今天的这一幕了,怎奈我们的钱都被国防部的军费占去了….. 有美国媒体还曾分析说如果NASA能有美国国防部6000多亿美元的经费(2016年的数据),那么在2030年-2040年的时候我们人类都能登上火星了。 所以,耿直哥觉得今天美国航天人的不满,倒也是我们需要留意和避免的“前车之鉴”。我们国家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需要用钱,因此我们更应该把钱用到刀刃上,用到航天这种对国家长远的竞争力乃至全人类的进步都有实际推动意义的项目上去。 而像美国那般每年把六七千亿美元的巨款用在军费上,只为了能在地球上当个大王,可以说完全是在拖人类文明发展的后腿了。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8-5 09:10 AM , Processed in 0.0549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