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的4种后果

2019-1-24 12:02 AM| 发布者: 心情hpk| 查看: 66| 评论: 0|来自: 多维

美国司法部和加拿大驻美大使1月22日相继表态,美国会继续推进对中国企业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的引渡程序,不会错过最后引渡申请期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同日表示,中方敦促加方立即释放孟晚舟,并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孟晚舟的逮捕令,不向加方提出正式引渡要求。

美国司法部副部长(前一)据称已经向特朗普提出辞职计划(图源:Getty)

如果加拿大将孟晚舟引渡至美国,当前的中加矛盾自然会更多地转向中美矛盾。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计划1月30至31日访问美国参加贸易谈判,美国在此时引渡孟晚舟,必然会给这次贸易谈判蒙上阴影。从孟晚舟案的复杂程度来看,孟晚舟引渡至美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其影响或后果。

第一,中美双边关系多了一些杂音,国会对特朗普对华外交的制衡得以凸显。

孟晚舟案中,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美国国会、美国盟邦,都有各自的角色,其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牵涉中美关系、华为该公司的业务性质以及孟晚舟被捕本身的政治操作。正因为这种复杂因素,才让有关各方很难占据绝对的道德高地。

特朗普上台前,美国国会就盯上了华为。特朗普执政后,国会施压特朗普政府先对中国通讯公司华为下狠手。但最终特朗普以巨额罚款放过中兴,令国会很多人不满意。美国司法部下令逮捕孟晚舟,其实也是美国国会及华府极端右翼势力长期施压的结果。一旦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美国国会自然会加大对司法部的施压。特朗普政府即便想妥协,国会也不会轻易放过,毕竟双方在修边境墙等问题上已经闹得不可开交。

第二,如果引渡至美国,摆脱不了被当做人质的印象,进而会影响到贸易谈判。

如果中美贸易团队将孟晚舟案和贸易谈判相互切割,刘鹤此次访美自然还是会达成预期成果,毕竟这是2018年末习特会的一大共识。但是,如果切割不清,孟晚舟案必然会影响双方谈判的氛围、节奏、甚至成果。这取决于特朗普是否会继续利用孟晚舟施压北京,更取决于北京采取何种姿态或举措,应对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

无论美国如何强调美国司法的独立性,外界也不会停止对该案例的质疑。而且加拿大自己的引渡法案本身就是非常政治化的。

据了解,加拿大法官评估美方引渡请求利弊时,也存在政治考量。最终是否决定将孟晚舟引渡至美国则不是由加拿大法官决定的,而是由加拿大司法部长拉梅蒂(David Lametti)决定的。根据相关法案,如果加司法部长认为孟晚舟所受指控存在政治意图,他必须拒绝美方的引渡要求。

所以,美国司法部发出引渡申请,也绕不过国内政治和双边政治的考量。加拿大决定将孟晚舟引渡至美国,也是一种政治决策。

第三,北京应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对于孟晚舟案,中美两国民意看法各异。美国人笃信官方说法,即华为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而且华为也给美国带来安全威胁。中国则将华为视为民族嵴梁、中国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推动者,以及中国2025战略的主要参与者。所以,双方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让步,否则就会被国内视为向对方示软。尤其在中国,北京也面临如应对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的压力,其中不乏管控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第四,美国如何维护所谓的司法独立性?

如果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意味着美国将正式接手这一“烫手山芋”。外界有很多疑问,比如,美国究竟会如何处理孟晚舟案;美国逮捕孟晚舟是否存在伦理上的问题,也就是说,美国逮捕孟晚舟只是为开启对华为展开法律调查的第一步?或者说,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会不会成为特朗普勒索北京的人质?这些疑问都会考验美国的司法独立性。

其实,从美国三权制衡、司法部角色以及司法部(检察官)和司法权(法院)之间关系来看,美国不存在所谓的司法独立。司法部是美国联邦政府官僚扩张的产物,受国会的影响,隶属于行政部门,很难体现真正的或绝对的司法调查的独立性。 很多所谓的司法独立案件其实都绕不开党派斗争。法官们本身就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否则不会被共和党总统或民主党总统选中,也不会被国会参议院通过。

而且,孟晚舟事件本质上也是美国右翼粗暴阻碍中国技术崛起的做法。即便是特朗普有意将孟晚舟当做中美谈判的人质,美国右翼也会百般阻挠和狡辩,依然强调美国司法的独立性。

总之,孟晚舟若被引渡至美国,美国不但面临来自中国政府的施压,而且也不得不接受各方对其司法独立性、甚至民主价值观的拷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8 12:29 PM , Processed in 0.0501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