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30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他们分别是来自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
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而他们的获奖理由,则是表彰他们在理解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 向丽莎与格雷格·塞门扎教授等人合影 作为格雷格·塞门扎教授的学生,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专业临床医生向丽莎曾在2012年~2014年进入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两年间,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缺氧调控肿瘤方向的多项研究。 向丽莎与格雷格·塞门扎教授 向丽莎说,其实学术圈内的人对格雷格教授获诺奖并不会感到惊奇,“那是迟与早的事”。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学院的一些教授就预测格雷格教授将在5年内获诺奖,“结果现在算算时间,还真的是!”因为格雷格教授与同伴探索发现的“氧感知通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作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早在2016年,格雷格教授就已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而此次真正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确实也给她和实验室的同事很大鼓舞。 工作中的他: 对学生严格,细到实验试剂用量都会过问 向丽莎坦言,最开始去实验室其实心里还是挺“虚”的,因为身边都是各名校毕业生。而格雷格教授一视同仁,给她安排很好的指导老师,把集体讨论变为单独会见,“从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格雷格教授的实验室也不像其他院士的实验室一样人很多,“从不会超过15人。”而教授给出的原因则是,“如果人太多,我没有精力和时间保证对每一个人进行指导。”所以,格雷格教授在实验室对成员的指导和训练都是直接的,一对一的,“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课题他都亲自指导、把关”。 几乎每天4点起床,是实验楼里最早到的人 在她眼中,教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跟他的严谨、专注、执着分不开,“在学术上,可以说他已经达到痴迷状态!”她介绍,格雷格教授学生时代是哈佛的高材生,自从发现“氧感知通路”的价值后,就一头扎进这个领域进行科研,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早上是整栋楼来得最早的人。教授说自己几乎每天4点就会起床,6点甚至更早就会到实验室,而晚上下班也很晚,可以说把实验室当成第二个家”。向丽莎曾亲自问过他,而他给出的解释是“想避开早晚堵车高峰”。而大家都知道,这是他对科研由衷的热爱,才把时间用到了吝啬的程度。 教授每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和讨论课题,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由于长期工作、打字写文章,他的手也严重变形,还有严重的腰椎劳损。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向丽莎说,虽然他已经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但他几乎拒绝一切院校行政职务,基本不参加外界应酬,就只做科研,“他自己把时间看得很宝贵,因为他觉得,外界的一些行政工作或是应酬会耽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生活中的他: 爱踢足球爱做饭,喜欢中国的长城故宫黄山 与工作中的严谨细致相比,向丽莎说,只要离开实验室,生活中的格雷格教授则是一个简单随和的人,“很关心学生,实验室有谁过生日,都会买一个蛋糕和大家一起庆祝,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有时还会邀请学生去他家做客,“他很会做饭,每次都会亲自下厨。”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教授家非常朴素简单,与普通人并无两样。在闲暇之余,格雷格教授除了看一些文化和历史的书籍外,已经60多岁的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踢足球,平时还会到学校去教学生们踢球。 有三个孩子的格雷格教授对中国也有很深的情结,多年前,他们一家五口曾到中国旅游,“他很喜欢中国的长城、故宫、黄山,爬黄山时也是我们陪着一起去的”。他也喜欢中国的文化艺术,他会到各种小店去淘中国的手工艺品。“看到一些中国的艺术品,他还会让我们跟他解释一下这些有什么含义、历史和来源。”向丽莎说,在日常生活中,格雷格教授可以说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现在,向丽莎除了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专业医师,还是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PI,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她告诉红星新闻,今年11月,格雷格教授还会到上海参会。那时,她希望能邀请他到成都、到华西来走一走、看一看。“这也是计划了很久的,我相信只要他有时间,一定会来。”向丽莎说。 相关链接: 什么是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 众所周知,包括人类在内,绝大多数的动物离不开氧气。但对于氧气的需求,又必须达到平衡。缺乏氧气,会窒息而死;而氧气过多,又会中毒。为此,生物体也演化出诸多机制,来控制氧气平衡。如何弄懂这一机制,并为疾病治疗所用?获奖的三位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在研究中,三位科学家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含量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贫血、心血管疾病、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肿瘤、癌症等多种疾病开辟了新的临床治疗途径。目前,已有类似的疗法进入了早期临床试验阶段。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13 06:17 AM , Processed in 0.2641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