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跟在国内的父母通话,对他们描述了一番和俩小娃一起居家隔离的苦楚之后,非常羡慕地问他们:“咱那儿全放开有半个月了吧,您二老都去哪里玩了?” 我妈闷闷不乐地回答:“现在坐公交都得扫健康码,我和你爸用的都是老年机,没有码,人家不让上,走路能走多远?再说就算我俩能走,没健康码,哪儿也不让咱进啊。” 我安慰她说:“这样也好,起码你有隐私啊,不然你们去过哪里,谁都能知道。” 没想到我妈怼我:“隐私隐私!你们加拿大为啥控制不住疫情?就是监测不利!要隐私还是要命啊。如果你跟患者坐过同一辆车,回来健康码就变颜色,你立刻就能知道,就能居家隔离,不传染别人,就能阻断传播链!你们也该有健康码!我决定换手机了!” 我嘴上赶紧说:“妈,您老英明啊。”但心里还是想:加拿大不可能有健康码吧? 带着这个疑问,我上网浏览了一下近期的新闻,结果发现我还是太天真:欧美一些专家也正在考虑给大家加码!不同于健康码的是,欧美国家正激烈讨论的是免疫护照(immunity passports)。 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或者注射过新冠疫苗(假设疫苗能够问世)的人,体内会产生能够中和新冠病毒的抗体,保护这类人不会再次被感染致病或者传染别人。因此血液中能检测到新冠抗体的人,就可以拿到所谓的免疫护照,自由地去走亲访友,举办婚宴,看演唱会,甚至参加奥运。同时没有免疫护照的人,还要继续遵循社交距离规定,宅家抗疫。 乍一看,挺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问题多多。 首先,新冠抗体真的可以保护我们免遭二次感染吗? 人体感染某些病毒后,并不能制造出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比如艾滋病毒和狂犬病毒,就让人无法生成保护性抗体,或者由于抗体数量太少,作用太弱,没有保护作用。 3月份,中国科学家让两只恒河猴感染新冠又痊愈,在它们血液中检测到抗体之后,又让它们接触高浓度的新冠病毒,证实在28天内,两只恒河猴不会再次被感染。这说明新冠抗体多少是有保护作用的。 但是因为研究对象数量少,时间短,WHO在四月下旬的简讯中还是说,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新冠抗体可以保护人们免受二次感染。退一步说,即使抗体真的有用,这种保护作用能持续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新冠抗体检测准确吗? 目前研究表明,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差不多2周左右,血液中才能检测到抗体,而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这之前检测,会有假阴性。 然而我们最害怕的结果是假阳性,也就这个人血液中并没有保护性抗体,却得到了阳性结果,拿到了免疫护照。他自由地复学,复工,开PARTY,去老人院探望父母,成为移动的传染源,想想就可怕。 目前市场上的抗体检测试剂盒良莠不齐,准确率到底怎么样,没有人知道。 第三,新冠疫苗什么时候能问世? 我印象中,近一个月有很多关于新冠疫苗已经投入人体实验的消息,振奋人心,同时又让人充满疑虑。 艾滋病毒刚开始肆虐人间的时候,大家也是觉得疫苗会在一两年间问世,然而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艾滋疫苗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另外即便是疫苗生产出来了,会不会新冠病毒变异了,疫苗又没用了? 有效疫苗问世之前,有抗体的只能是那些感染过并且战胜了新冠病毒的人,只占总人数中极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人还要遵守社交禁令,极少数人拿到了免疫护照,一样不能恢复正常生活。 最后,最乐观的结局:抗体有用,疫苗有效,那时人们对免疫护照的接受程度有多少? 人类已经经历过多次病菌大流行,因而制造出了很多疫苗,所以免疫护照并不是个新概念。加拿大出生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黄卡”,上面记录着他/她从出生开始,是否按照政府要求注射了疫苗。如果没有,那么他们连上学都要受阻。这张黄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免疫护照。 然而就是这张已经被大众接受的黄卡,也有不少反疫苗人士反对它。更何况新冠免疫护照跟这张黄卡不可同日而语。 新冠免疫护照需要每个人,不管成年与否,都要随身携带,不管你要上地铁还是要参加会议,进门都得先扫码,而且这个码,跟你的机密个人信息紧密相关,可能被不法之徒窃取,相关部分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追踪你的行踪。 有多少加拿大人能接受这张免疫护照?你怎么看?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13 04:36 AM , Processed in 0.0483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