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内循环”当解药 中共日子只会更难熬

2020-8-1 08:12 PM| 发布者: 红薯稀饭| 查看: 177| 评论: 0|来自: 中央社

  经济"内循环"近来在中国成为热词。尽管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称"(中国经济)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但分析认为,以国内为主的产业循环会造成科技落后、制造成本上升、失业率升高等。

  面对疫情及中美贸易战等压力,习近平7月时重申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的主张,表示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中国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迴圈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就算不是全然封闭运行的"锁国经济",但将长长的生产链和消费端主要都放置在国内市场,中国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以及若"内循环"成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近来已有许多财经自媒体及网友议论。

  先看条件。作为"内循环"很重要的"扩大内需",在当今中国并不容易达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才说,中国有6亿人月均收入仅人民币1000元(约新台币4200元);中国严重的贫富差距、以及高房价对财富的"绑架",也让各种产业都要依靠内需消费变得不可能。

  自媒体"无相财经"7月31日指出,中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毛额(GDP)年增3.2%,其中有2个百分点来自于制造业和建筑业,但消费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9%。上游的工厂拼命生产,基层消费者却在疫情中努力存钱,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仍然不足。

  至于"内循环"对产业的影响,首当其冲是原本出口导向的企业,难以立刻出口转内销,就会有破产倒闭的风险。

  上述文章以江苏省灌云县为例,当地生产的情趣内衣,只有不到4成是提供给中国国内市场的。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特色产业,一个县就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地,国内市场难以消化其产能。

  此外,有些评论指出,企业出口转内销会加大原本国内市场的竞争,对原本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造成冲击,这些都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失业或薪资降低。

  财经媒体"吴晓波频道"7月31日指出,"内循环"会让过去在全球竞争下被忽视的中国中西部受到更细致的开发,但中国企业被迫转往中西部这个非最优选择地区发展,意味着企业成本会提高;甚至因经营门槛提高会导致行业局部垄断,这些都不利中小企业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受惠于外资及外国技术的交流,"吴晓波频道"的文章认为,"内循环"会导致技术交流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利中国的产业升级,也迫使中国企业提高研发成本。

  不过,也有些人认为,中国依然在对外开放,但现实国际环境如此,中国注重"内循环"也是不得已的求生选择。只是,在国内无法"降房价,提收入,保民生"的情况下,无法期待经济"内循环"能有好结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21 05:57 PM , Processed in 0.05678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