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起源于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一世纪,由于发动起义反抗罗马帝国,而被驱赶出故乡,流散到四方。从那时候起,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他们在外漂泊了差不多有两千年。 ▲公元70年,反抗罗马统治失败,犹太人被赶出家园,流散四方 绝大多数犹太人流散在东欧、中东、地中海三个区域,也有一部分犹太人继续向更遥远东方的中国迁移。丝绸之路虽然漫长,却早已将中国的影响力辐射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在周朝,已经有犹太人到达中国从事贸易。 ▲大流散后,犹太人在世界的分布示意图 一、开封犹太社区的兴衰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发现最早的希伯莱文书信,他也是最大的中国文物盗贼之一 北宋没有能够恢复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路不再安全与繁荣,海上丝路随之而兴起。公元998年10月,一批犹太人乘坐阿拉伯人的商船来到中国,再经泉州、扬州,抵达了当时的首都开封。 ▲来自中东的犹太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开封 由于经营有方,犹太人开始置办房产,在开封和顺区的一条街上形成自己的社区,生活颇为富足。开封人称犹太人为“一赐乐业”人,这是宋人对“以色列”的音译。 ▲清明上河图局部,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包容各外来民族 可惜的是,没等这座会堂建立起来,来自北方的女真人已经兵临城下,攻破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王朝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金朝“交子”及印模,犹太人仿照北宋式样为金朝设计了第一版“交子” 犹太人借鉴了北宋纸币的成熟经验,再加上自己的经商天赋,只用几天的时间便设计出了金朝版的“交子”。此外,他们还建议金朝成立专门的纸币管理机构“行人”,可以看作是银行的雏形,具有央行的部分职能。 ▲20世纪末,海外犹太人参观开封犹太人故址 在世界其他地方,犹太人坚持使用本民族的希伯莱语言和文字,这种情况在中国则发生了变化。从宋到明的数百年时间,开封犹太人在与中国人的长期共同生活中,慢慢学会了汉语。更何况中国人从来不歧视他们,使他们没有理由拒绝学习汉语。 1854年黄河泛滥,开封犹太会堂被夷为平地,宗教仪式完全停止,整个犹太社区彻底解体,残存的一些文物被外国传教士抢购一空。犹太会堂的旧址后来被卖掉,变成了现在的开封中医院。 ▲开封犹太会堂最后的遗存是开封中医院内的一口古井 二、近代来华经商的犹太商人 ▲位于外滩南京路口的沙逊大厦,如今是和平饭店的一部分 沙逊洋行的创始人大卫·沙逊是英籍犹太人,是向中国输出鸦片最多的英国商人之一。1840年以后,沙逊在香港、广州、上海都开设洋行,尤其是在上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营着鸦片、棉纱、军火等等,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 ▲上海犹太总会旧址,始建于1911年,位于南京西路722号 以塞法迪犹太人为主的上海犹太社团,人数相对较少,但经济实力雄厚。他们以慈善救济为其主要宗旨,还成立了上海犹太圣裔社,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该社在1934年开设医院,救助在上海生活的犹太人。 ▲哈尔滨犹太会总堂,现已改为犹太历史文化博物馆 俄国“十月革命”前,居住在哈尔滨的犹太人超过6000人,经营着上百家工商企业。“十月革命”后,大批富有的俄国旧贵族因为害怕红色政权而逃离俄国,其中很多人来到哈尔滨和上海。 上海的俄国犹太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加入塞法迪犹太人社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他们的人数得到大幅度增长后,在1932年成立了自己的独立组织。 ▲纳粹德国掀起排犹高潮,犹太人纷纷逃离德国及德国控制区 1937年8月,德国掀起大规模排犹浪潮,来华犹太人急剧增多,两年时间里,至少有两万名犹太人抵达上海。在全世界对犹太人关上大门的时候,上海对这些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犹太人逃离纳粹德国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的义举,何凤山眼见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愈演愈烈,而英美等国都拒绝接受更多的犹太难民,便向大批奥地利犹太人发放中国签证,帮助他们离开这个即将被纳粹吞并的国家。 ▲拯救大量犹太人逃出虎口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与纪念他的雕塑 由于犹太难民人数多、经济条件差,大多数只能聚居在公共租界北部的虹口区一带。在纳粹的压力下,日本占领当局在1943年搞了个隔离区,限定犹太难民只能生活在虹口、杨树浦地区。 ▲上海虹口区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当年犹太难民的主要聚居地 一开始,犹太难民加入早期的俄国犹太社团。随着难民数量的增多,国籍的复杂化,难民们成立了自己的社团,成为联络帮助犹太难民的主要组织。 以英籍、美籍为主的塞法迪犹太商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成为日本当局的敌人,他们被关进集中营,财产也被全部没收。二战后,由于上海租界和列强在华特权被中国收回,塞法迪犹太人失去了原先的有利条件,逐步把财产和业务转移去香港,其组织和影响力基本消失。 ▲联合国规定的以色列国,与公元前十世纪大卫时期以色列的对比示意图 二战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社团,在战争结束后即开始解体。难民们陆续返回故乡,很多人响应锡安主义者的号召,向巴勒斯坦聚集,准备建立以色列国。 至此,中国大陆境内的犹太人基本消散,但犹太人与中国的情缘并没有终止。很多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把自己称为“中国犹太人”。前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就是第二代“中国犹太人”,他的父母都出生在哈尔滨。 ▲以色列国的建立,终于实现了犹太人持续两千年的祖国梦 直到今天,在以色列、美国等地,仍然有纪念中国和上海岁月的国际联谊组织在积极活动。很多当年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带着子女前来中国寻根,让他们铭记这段珍贵的岁月。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0 01:44 AM , Processed in 0.0506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