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66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 真正祸首是这个

2021-2-17 04:18 PM| 发布者: 剑星风| 查看: 132| 评论: 0|来自: 联合报

  一颗巨大星体于6600万年前撞上现在的墨西哥外海,引发酿成巨灾的"冲击性寒冬",最后导致恐龙在内的地球上3/4物种灭绝。

  两位哈佛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已经解开长久以来关于希克苏鲁伯冲击体(Chicxulub impactor)的本质和来源之谜。

  哈佛大学天文学家西拉(Amir Siraj)和罗布(Avi Loeb)本週在科学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发表的研究分析显示,墨西哥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的祸首是源自太阳系边缘冰冷碎片区域的一颗彗星,且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也要为此彗星撞上地球负责。类似规模的彗星撞地球的频率为每2亿5000万年到7亿5000万年。

  他们的论文推翻之前认为这个物体是来自太阳系主小行星带(Main Belt)小行星碎片的理论。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西拉(Amir Siraj)告诉法新社:"木星十分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扮演有点类似弹珠台的角色,"把这些到来的长週期彗星踢入轨道,让它们非常接近太阳"。

  所谓长週期彗星来自欧特云(Oort cloud)。科学家推测欧特云是一个巨大球形外壳,像泡泡般笼罩着太阳系,由体积至少如山岳大小的冰冷碎片组成。

  长週期彗星绕行太阳所需时间约200年,由于通过时很接近太阳,也称为掠日彗星。

  因为来自外太阳系极冻地带,彗星比小行星还要冰冷,一向以融化蒸发时会产生惊人的气体和尘埃形成尾巴而闻名。

  然而,西拉表示,太阳热气对彗星造成的蒸发冲击,远远比不上彗星的一侧面向太阳经历的庞大潮汐力量。

  "这些彗星因为经历如此强大潮汐力量,导致它们本身大部分碎裂成约上千碎片,这些碎片的体积,个个都足以制造希克苏鲁伯等级的冲击体。"

  另一个支持这项彗星来源说的证据是,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成分是碳质球粒陨石,在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仅约1/10的小行星具备这种成分,而大部分的彗星却都拥有。

  证据显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和其他类似陨石坑如南非约20亿年前形成的弗里德堡陨石坑(Vredefortcrater),以及100万年前在哈萨克被撞击出的扎马辛陨石坑(Zhamanshin crater)都有碳质球粒陨石的成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20 10:17 AM , Processed in 0.0443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