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华人为何在印度受鄙视

2015-5-18 03:03 AM|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06| 评论: 0|来自: 海外视角

 印度人在一般中国人眼里都是满大街拉屎又撒尿,还不用纸擦屁股,强奸最原生态的奇葩国度,殊不知,在这样的一个国度的眼里,印度人对中国人比较反感。印度是什么?一般中国人并不了解这个举足轻重的邻国,只能说“干了这碗恒河水”也无助于此。

  华人不尊重当地习俗

  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印度的艰深、落差、深厚远超人们想象。殖民时期,多数驻扎的英国人都很难弄清即使朝夕相伴的同事,十万个为什么永远萦绕在外来者的心头,直到今天并没有太大变化。为什么英吉拉?甘地机场刚建立时,厕所中只有便坑是干净的?为什么印度人清洗楼层,拖地和扫地的人绝对分开,不可能给对方替班?为什么印度的厕所往往不提供手纸?印度人从来不用左手吃饭?

  这都成为中国人去印度之后,反客为主,不尊重东道主习俗的原因之一,没错,就是中国人去了印度不融入印度社会,不学习他们的生活习惯,用筷子这件事对于印度人来说是亵渎他们的传统。

  印度历史上的恨意

  古印度帝国和唐帝国可谓是势同水火的冤家,当时的古印度帝国集合了波斯战象,阿拉伯骆驼骑兵等大批优良兵种,《摩诃婆罗多》(形成于公元前5或前4世纪)和《罗摩衍那》(约公元前4或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末形成)这两部史诗都是研究古印度国王列国时代军事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从里面可以得知,古印度的列国时代的军队已从吠陀时代的两个兵种(车、步)发展到步、车、骑、象四个兵种。至于列国时代军队的编制,史料记载不尽相同。

  据《摩诃波罗多·初篇》记载为四个兵种混编的三三制,其最小单位“波特提”相当于今日之班,由一象、一车、三马、五兵组成;3个波特提组成1个塞那穆克,3个塞那穆克组成1个怙勒摩,3个怙勒摩组成1个哥纳,3个哥纳组成1个瓦希尼,3个瓦希尼组成1个普利特那,3个普利特那组成1个杰穆,3个杰穆组成1个阿尼吉尼,3个阿尼吉尼组成1个阿克绍希尼。阿克绍希尼是其最大单位,相当于现代一个军团。

  这四种兵种是古代印度传统的兵种,甚至在公元7世纪的《大唐西域记》中,仍讲“凡有四兵,步、马、车、象”, 孔雀时代虽增加了水军、辎重两个兵种,成了六兵种,但并非是长期以来的普遍现象。笈多帝国以后,车兵逐渐废而不用,只保留了步、骑、象三个兵种。唐帝国连年西征,硬要古印度帝国臣服,两国交战渊源颇深。不过当时中国的唐帝国骑兵以及弓弩手,面对灵活的骆驼骑兵以及防御力很强的战象,也颇费了一番周折。

  险被唐朝覆灭文明 被人记忆犹新

  唐僧在天竺游历十数年,采集经论六百五十余部,带回中土。摩迦陀王多亦派使臣偕唐僧东来,谒见太宗皇帝。太宗亦喜,命云骑怀儆,持节往抚天竺。摩迦陀王召国人大臣曰:“东土有天朝,名摩诃震旦,从古至今从未与天竺往来,今摩诃震旦有圣人遣使到此,理当拜迎。”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受诏。复亦遣使大唐,献火珠郁金菩提树,谒见太宗。两国遂建交往来。

  王玄策是自愿请诣接这出使天竺的苦差事的,不然行这万里不毛之地,风餐露宿,受那荒野大漠风号沙砾之苦,没有皇帝点名是没人愿意来的。不过王玄策却自已报了名,为了什么他自己非常清楚。太宗甚喜,接连给了许多赏赐,临行前还让他抓了蒋师仁做垫背当他的副史,带走了唐僧的师弟辩机和尚做翻译。从骑五十余,从长安出发,一行人不知行了多少个月,总算进了天竺的境内。

  薄颉蝥是个和尚,倒还好说话,蒋师仁却从出长安起,一路上就没有停止过埋怨,一直唠唠叨叨到了天竺。他们没有想到运气更不好的事情:摩迦陀王已死,阿罗顺那篡位,一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

  总算玄策、师仁及五十从骑都是久经沙场,虽慌不乱,排成雁行阵把辩机夹在阵中,奋力杀出丛围,直逃入吐蕃境内,松赞干布闻讯带了千骑往援,结果只救脱了玄策、师仁、辩机三人,从骑尽皆战死,全队覆没。

  玄策大怒之余,檄召邻近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番属国,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一仗击溃天竺数万先头象骑,直取茶镈和罗城。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技量,云梯、石车、火攻,狠攻三月余,终攻得茶镈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另大半赶入恒河中溺死。

  玄策以师仁为先锋,自为后应,趁势攻入中天竺,发誓要尽灭天竺。而天竺兵将与唐军逋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奈只好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东天竺王尸鸠摩的援兵,接着再收集些散兵残将,欲反攻唐军。玄策、师仁欺天竺人不通兵法,只知蛮斗,设了分兵伏杀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皆坑杀。阿罗顺那的妻子尚拥兵数万,据险坚守朝干陀卫,也被师仁击破,逃的逃,降的降。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遂灭,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

  藏南争议 家园使命感

  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引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藏南地区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中印关于“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地区)的争议始于1914年。在当年的中英藏西姆拉会议上,英国特使麦克马洪将中国领土达旺等地区划归英属印度领土,但因中方代表没有签字,因而条约无效。目前中国仍然坚持中印传统边界线。

  总面积将近9万平方公里的“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地区),人口将近100万。他们中的所有原住民的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支。由于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在此地区的中心城市达旺,因此,藏传佛教在这里非常盛行。如今,虽然因印度人的移民,这里信仰佛教的门巴人比例大为减少,但当地仍有相当比例的佛教信徒。

  自1959年达赖喇嘛逃亡印度后,一些受达赖集团蛊惑的藏人来到“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地区),使这里成了“流亡藏人定居点”。2008年8月,受达赖集团的怂恿,该地区约250名藏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游行活动,攻击中国的西藏政策。

  不仅达赖利用这块敏感地方攻击中国,印度也把这里当作制衡中国的一张牌。他们拉拢个别国际组织援助该地区,变相造成该地区属于印度的假象。今年6月,印度成功游说了亚洲开发银行,将一份29亿美元的贷款计划批给了印度,其中包括用于“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地区)的6,000万美元工程贷款。后经中方努力,该计划才被制止。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

  排华传统 因为华人太聪明

  当地华人最极盛时期,是1962年之前,加尔各答的华人人口曾一度达5万人之多。1962年,中印发生边境冲突,印度政府出台一系列排华政策,并发布禁令,不允许在加尔各答的华人华侨离开该市一步。华人在行动、就业、购物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还有很多华人失去了家园。

  “印度政府对我们有些敌视,那时有一个专门关押华人华侨的集中营——拉贾斯坦邦迪奥利集中营,约有三千名华人华侨被关押在里面。”华人皮革商李千(化名)说。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仅持续一个月,但很多人却一直被关押到1967年才陆续被释放。华侨刘佳(化名)介绍,当局抓人的借口是,这些人对印度的 安全构成威胁。“后来印度政府发现没有一个被抓的华人参与反印活动,现在这批受害人想在联合国控告印度政府当年所为,并要求其道歉。”不过,50年后的今天,印度政府仍无悔意。

  当时,数千华人华侨在印度政府的迫害之下,不得不选择离开印度,少部分富裕或有海外亲戚联系的华人华侨迁徙到了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地,大部门华人华侨则陆续返回中国。此外,少部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的华人华侨不得不继续留在印度。目前,除了在新德里、孟买、海得拉巴、班加罗尔等地的一些零散分布, 留下的华人华侨大部分居住在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的华人也很少参与政治,他们虽然也参与投票但从不参与竞选,最直接的原因是华人数量较少无法获得足够的选票,另外,中印的历史恩 怨让华人处境尴尬。加尔各答市所在的西孟加拉邦的国大党政府,对华人华侨群体一直采取自生自灭的态度。塔坝地区的道路、排水沟渠、路灯乃至垃圾清理等基本设施服务,全部由华人自费兴建和清理。

  随着华人数量的减少,以及对当地社会的融入,年轻一代华人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意识日趋淡薄。在会宁会馆,当地华人在一百多年前请来家乡的神像建立神堂供奉,如今已经积着灰尘,很少有人前来祭拜,华裔俨然已非常印度化,用铁盘子盛饭,用手抓着吃。

  汉语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然而年轻一代华人会说汉语写汉字的人越来越少,为了能融入和适应印度社会,他们不得不要懂得多门语言——孟加拉语、印地语、英语,此外许多印度人认为华人过于聪明,会挤压他们工作的机会,压榨他们生存的空间,对当地造成威胁。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1 01:22 PM , Processed in 0.04918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