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我就被一则新闻的标题狠狠震撼到了—— 啥,田朴珺竟然说她不要做独立女性了? 这还是那个嫁了大自己30岁的万科老总王石,天天叫嚣着这辈子不靠男人的田朴珺吗?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点开了这段采访。 讲真,有那么一秒钟我是真的信了她醒悟了—— “我错了,错在我忘记了王石的社会价值会给我带来很多附加值。” 哪想到人家说来说去还是又回到了从前的老一套,继续强调自己的经济独立,继续彰显自己的重要性。 “我虽然经济上没靠他,但他给了我精神上的依靠啊。” “我觉得对,我不靠他靠谁啊,他还得靠我呢。” 果然,评论区又是一片哗然。 所以说,田朴珺这人实在是不讨喜啊—— 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女性独立的时代,几乎也只有她,只要出来发表一通大女人的言论,就必然引来嘘声一片。 说白了,这就是因为她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却并没有拥有足以支撑起这个姿态的内核。 01 田朴珺喜欢给自己贴上很多标签以标榜自己的成就: 什么时候在演艺圈拍过戏,在地产行业收获了一些成绩,去国外念过书,当做作家,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就很成功...... 但事实上,这些成就要么站不住脚,要么就不是她一人之功。 她确实做过演员,但没有什么亮眼的履历。 早年间她通稿里吹嘘自己是中戏科班出身,但其实却是高职班,还是被退学的那种。 后来,她还特意给自己被开除这事儿贴了个金—— “是因为不想出卖同学,所以才被迫退学,这是我荣耀的伤疤。” 离开学校之后,她演过的大片不少,但基本都是演员表里排不上号的小角色。 比如《神勇铁金刚》里的某个小喽啰, 还有《甄嬛传》里许多人可能都不记得的敦亲王福晋。 她整个演艺生涯里最高光的时刻,还是当年被骂“胸蹭”梁朝伟上位。 她给自己定位为作家,但写出来的东西却处处透露着浅薄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为了给自己学费99万一年的“贵族培训班”打广告, 她曾经发表过一篇着名的文章,名为《三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 从文章里随便挑出来几段,都是浓浓的拉踩和吹捧,就差把“装X”俩字按脑门上了—— “中国人太缺少尊重了,我给一位勋爵发邮件,用的称呼是Sir,她的秘书非常认真地纠正我应该称呼Lord。” “英国人太讲究礼仪了,8点钟的晚宴,你8点到不对,7:55到也不对。” “我坐在一座哈利·波特式的400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周围都是贵族。” “贵族精神在英国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就连WiFi密码都是管家用小银盘端上来的,为你服务的整个过程都是无声的。” 最后她还给下了个结论: “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我们都是有知识没文化。” 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能说出这话,这怎么能不震撼呢 02 很难想象,这样的水平的她还曾经在GQ当过专栏作家。 只不过,她的几篇旷世巨作都令当事人尴尬到无语凝噎。 第一个受害人就是陈可辛。 田朴珺以闺蜜的视角,苦心描写了一大堆自己和陈可辛来往的细节。 文章里面别的干货没有,全是“这个男人对我好特别”的暧昧。 这里就随便放两句给大家审判一下—— “基本上,每次断交后,他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示好。发条微信问我,‘游泳吗?’,我说,不。第二天他又发一条,那你今天想去游泳吗?” “一个男人,过半百,对生活中的细节还能忘乎所以近乎病态地苛求,你说多可爱。” 咱看客都能get到的不对劲,身为妻子的吴君如自然也不会错过,她一看到文章立刻就发了条微博狠狠怼了回去—— “不用理会什么闺蜜或龟蜜,反正我知道他的心(和财产)归me!” 这些田朴珺天天在吹嘘的东西看得多了,也自然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总是自称永远不会用王石关系做事的她, 或许真的没有从他那里拿到过大量现金, 但在她人生的大部分事业当中,永远都少不了王石的身影。 王石和这段婚姻就是她永远的可以利用的谈资—— 她办贵族培训班,开课用的噱头是王石。 她出版的书从简介到内容,处处都少不了王石。 笨笨红烧肉的故事已经发生了十年,结果到现在,她仍旧还用这件事来体现自己的家庭地位: “什么老公是理科男,但总会拿着菜谱研究怎么给我炖肉吃。” “他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特别能吃红烧肉的货。” 并且,她还要在自己的文章里反复强调自己有钱也有工作: 我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强人,王石就是打扰我工作的小娇妻。 王石一心只为公益,我买车都是花自己的钱,不需要他管。 与此同时,她参与的每一份工作,拥有的每一条人脉,却又基本都是在消耗王石的人脉与资源—— 据说,GQ杂志这些年能够有这么多机会采访王石,正是拿田朴珺的专栏作家身份换的。 而田朴珺能够跟那么多行业大佬见面,拿到一手的资料,也正是王石在牵线搭桥。 譬如,大家只看到她在自己专栏里放出了和褚时健的独家合照, 却并不晓得褚时健本人其实很不高兴,甚至在采访里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非我所愿,只是不能拂了王石的面子。” 而田朴珺最引以为傲的《中国合伙人》制片人的身份,背后站着的也是王石的倾力投资。 何况,就连她和王石的这段感情,都一直缠绕着“小三上位”的疑云。 03 本来,一个女人靠着消费男人成了强者,只要够坦荡,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另一个邓文迪。 但问题就是,田朴珺明明依靠王石得到了这么多,却不肯承认,反倒总是执着于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所谓独立女性—— 有事儿没事儿就讲些令咱广大穷人看了就想骂的话: “有钱了也不一定快乐,说这话的人就是不懂有钱人的苦恼,我认识的有钱人大部分都不快乐哦。” 有资产了,又总自以为是地将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我能够胜任这么多工作当然是因为我聪明。” 更加关键的是,她自称独立女性这么多年,却时时刻刻都在曲解这个概念—— 看到李靓蕾爆料王力宏,她立即有感而发,对着李靓蕾就是一通攻击: “这么高学历为啥当全职太太,艺术家不都很花心吗?别说是前夫,前男友都不能这么报复,内心强大的女人不需要用报复展示自己的能力。” 接受采访的时候,她又自以为是地给独立女性这个词加上了个形容词—— “独立女性这个词太冰冷了,不符合自己的状态。” 而理由却是: “如果你每天回到家,连个陪伴你的人都没有,最后只能和宠物相伴,那再独立我也不觉得快乐。” 看到这里,田朴珺曾经向王石发出的这则疑问可算是有了答案: 一个对独立女性的理解都有偏差的人,又如何能够成为这样的人呢? 其实,内心强大的女人不意味着什么冰冷,不近人情,或者是遇到渣男也平静得无动于衷。 比起冰冷,反倒是炙热这个形容词更加适合她们。 因为她们够自信,够坦诚,更不惮于向所有人展现自己的野心与欲望。 比起像田朴珺这样拿了资源和人脉,还试图梗着脖子搞掩耳盗铃那一套,倒不如落落大方的摊牌—— 即便靠了又如何,谁让他是我老公?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0 07:05 AM , Processed in 0.0462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