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呀,你们能不能少管些闲事?年轻人的事你们不懂”。不识时务的60、70、80后的妈妈们,你们感受如何? 除非妈妈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要么儿女需要你们帮助?例如以后帮助看孩子的孩子…… 不是笔者把孩子写得如此不堪,是你培养的过程决定了孩子的性状。笔者写这些绝不是以偏概全,而是大概率。 即便华人,很少知道家庭的定位。一次我在温哥华考驾照,考过笔试,驾驶机构给了一张黄纸。我请了一位教练,教练告知必须具有两年驾龄以上持有5级驾照的司机陪驾,“黄纸驾照”不可以接送他人,但家庭成员可以。随后负责任的教练告知:“兄弟姐妹不是你家庭成员,即使你父母也不是,那是你的亲人不是家人,只有夫妻和18岁以下的孩子才是家庭成员。” 是的,在加拿大18岁以后,孩子脱离了父母抚养权,孩子已经经济独立,可以成为自己的主宰,一起按章办事了。父母也会大撒把,让孩子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了(为了不使更多家长产生不适,自己可以查询资料,具体了解)。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情感生活空间,扶养孩子是人类包括动物共有的爱和本能,保护他们义不容辞。尤其妈妈与孩子间曾经有着十月怀胎,带血脐带的连接,更是深入身心。所以才出现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粘牢。当人类知道了人性存在的本身,懂得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过度施爱,把孩子视为掌中宝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自己应该有的爱情和独立自主生活,不破坏自己应有的存在,懂得人类传衍生息的规律规则,少一些守旧的束缚,才会走出人性的羁绊,过上属于本我的幸福美满生活。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29 03:36 PM , Processed in 0.0443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