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邹至蕙做了多伦多市长,天会塌下来吗?

2023-7-4 04:31 PM| 发布者: 迈进sacnrq| 查看: 389| 评论: 0|来自: 来稿

六月二十六日多伦多市长补选揭晓,左派华裔候选人邹至蕙胜出,创造华人首次当选加拿大第一大都市市长的历史。一时间华人社区闹翻了天,支持者欢呼雀跃,期待邹至蕙新政掀开多伦多市政建设和服务的新篇章;反对者悲愤交加,呼天抢地,仿佛世界到了末日。

在众多反邹的右派势力当中,最有组织的大概就是房东群了,其中有耸人听闻的流量专家已经预告:多伦多房东今后没法过了,要变卖资产到温哥华投资去了!碰巧进入六月后有家大公司因为其不良行为有两处楼房分别发生了房客抗议和拒租现象,同时房地产方面也有其它的负面消息,不同群中右派的朋友立即很权威、很肯定地就把它都归咎于邹至蕙当选市长,而且预言很多公司将搬离多伦多。自从她参加了同性恋自豪大游行之后,用魔鬼一词来描述她的,也不在少数。邹至蕙真的就有那么大的影响、有那么可怕吗?

关于房东房客问题

我不知道房东们有没有仔细看过、听过或阅读过邹至蕙的房屋政策,如果有的话,他们就会发现邹的政纲虽然明确支持房客,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危害房东,就象帮助孩子并不意味着就反对父母一样;相反,她的房客政策其实对房东也是有利的。她主张增加房租银行对处于危机当中付不起房租的房客的支持,帮助他们付房租、渡过难关,避免被驱逐出门,这既是对房客的支持,使他们避免流落街头,同时也是对房东的帮助,免除了他们收不到租而不得不驱逐房客、再找新房客的麻烦,这对房东有何不好呢?

在关于房东房客的问题上,有两个概念是被故意混淆的。第一,一时交不起租的诚实房客和应该被驱逐的坏房客是两类不同的人。邹的政策里并没有袒护坏房客、反对房东们对其驱逐的意思。房东群流传的录像中故意只放邹讲话中支持房客的前半部、而将其后半部的说明剪掉,显然是故意断章取义、煽动仇恨。第二,邹至蕙曾明确指出,驱逐房客是省政府的权限,市政府无权干涉。既如此,她显然不会去狗咬耗子。疫情期间房东们赶不走坏房客、备受其苦,现在逐客依然排期很长,那都是省政府所为。那些反邹的先锋们好象从来没有出来反对过右派执政的省政府。由此看来事实并不重要,还是意识形态至上。

客观地说,在邹至蕙为数繁多的施政纲领当中,大部分并无新意,唯独她的房屋政策让人眼前一亮,而这些政策恰恰又将为房东一族提供新的机会。她的房屋政策有两大部分非常引人注目,一是政府重新恢复建造经济实用房,二是大大放开房屋建造和分隔的自由度;这后一部分主张允许私人房屋建四层、最多可以分隔成四个单元,既可以用于家人分住,也可以作为单元出租,而且她会修改市政立法、从法律的层面直接赋予市民这样的建筑权力,而不再需要层层审批。这种简政放权、鼓励自由经济的政策完全不象是一个脸谱化的左派的作为,倒象是出自传统上亲资的右派所为。这项政策堪称一个革命性的创意。三级政府无数政客挣扎了多少年也没想出一个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住房短缺的问题,唯有邹至蕙这个大胆放开、开放搞活的主意能够最快地缓解住房危机。这种利民、务实的政策为何要反对呢?

关于加税

右派朋友们普遍担心的一件事是左派出身的邹至蕙会猛增税率、杀富济贫。其实大可不必。左派也好、右派也好,政治人物没有一个不明白加税意味着什么的;没有确实的需要,没有人会去做这种大失选票的政治自杀性事情的。她当市长,左派的色彩和政策是不可避免的,但她也明白,今天她是执政者,不再是以前的反对党,也不是独立的批评者。纵观历史,不管左派、右派,政治人物一旦上台,都不可避免地会摈弃极端色彩、明显地向中间靠拢。再说她在贫苦中挣扎长大,有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成长经历,应该不会不知道当家作主柴米油盐都得精打细算的道理。

其实,在加税的问题上,多伦多左右两派市长的差别主要在于手法,而不是数量;对老百姓来说,从长远来看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左派比较诚实,在竞选时就明确说明要加税,而右派则比较狡猾,先通过许诺不加税和少加税选上再说,等连任了之后再加税。当年Mel Lastman是这样做的,前几年John Tory也是这样做的,最终谁都避免不了加税;而且开始需要加税的时候如果不加税,到后来就得猛加税去作补偿,这样做还不如开始就少加点,以后也少加点,老百姓还少付一部分早期贷款的利息。道理其实很简单:没有钱就办不了事,办不了事市民就会有抱怨,抱怨多了位子就有危险。多伦多的市长变更基本上就是一个地税的非良性循环的过程。右派候选人为了当选,许诺不加税或少加税,然后财政赤字,入不敷出,设施失修,服务降低,市民开始抱怨,要求改变,宁可多交点税也要选一个敢于改变的左派市长上台,收拾烂摊子,改善基本设施和服务。一旦局势稳定后右派候选人又可以许诺不加税上台了,开始新的一轮恶性循环。

谁是最合适的候选人?

选择一个市长,左右两端的人主要看意识形态的取向,而中间的大部分则兼顾候选人的经验和能力。在这次市选的主要候选人中,极右派的Anthony Furey没有任何政府工作和企业管理的经验,全凭其极右的观点吸引了一些观点相同的人的支持。这样的人要是真当选了,那才真会是福特省长所说的“不折不扣的灾难”。但是我相信大多数选民没有那么极端,Furey之所以能有一定的支持率,是因为他还不够被质询的资格,所以他的很多负面的东西也就不被曝光了。

右派代表Mark Saunders虽然没有政府领导经验,但是做过警察局长一职,其领导经验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任局长期间成绩平平,多伦多当时的治安并不好,而且警察系统和他自己的黑人社区对他的评价都不高。警察工会投票中85%以上的成员表示对他的领导力没有信心,黑人社区对他也多有批评之声。这样的资历在没有更好人选的时候勉强可以接受,但是绝不是满意人选。辩论期间他几乎每次都质询邹至蕙的财政来源,奇怪的是一直没有人问问他,面对巨大的财政赤字,不加税的话他的钱从哪儿来,光靠削减浪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在所有候选人中,得到同行背书最多的是Ana Bailao。她做过副市长,又有私企的管理经验,无疑是个有经验、有能力的候选人。如果多伦多是一片和平繁荣、没有大的挑战的话,她也许是个最合适的人。现实是多伦多危机四伏,需要的不是一个有能力却无魄力、能守成却不能开疆扩土的维护者,而是一个敢于改变现状的开拓者。Bailao可以是个很好的副手和管理者及执行者,但不是个好的领路人和改革者。这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在领导力方面,Mitzie Hunter和邹至蕙都比Bailao要强,但是Hunter的运气显然不佳,她的支持率一直提不起来,市政经验和知名度可能是她的两个短板,而这两项正是邹至蕙的强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Bailao的笑容、眼神和举止好象总是带有一种下意识的遮掩,有时几近猥琐,仿佛内心有一种什么不安和怕见光的东西,让人觉得不舒服,总想离得远远的。这也许是有些人不支持她的原因。当年希拉里在美国民主党提名中输给奥巴马,原因之一就是她的脸上、笑容和举止中有一种假,让许多人感到不能信任她。

曾经有位做过保守党候选人的朋友分析说,联邦政府管国防外交,适合由自由党执政,省政府主要负责教育卫生和经济发展,由保守党掌管比较合适,而市一级的政府以服务为主,最适合新民主党管。此话有些简单化,但也不无道理。过去十二年多,一直是保守党右派人士执政,结果就是今天的状况:财政、房屋、交通、安全、服务都处于危机或半危机状态。事实证明右派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市政父母官。到这个时候,一个左派出来扭转时局,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至少给人希望。否则,多伦多只会继续衰落。有趣的是,八年前Tory大败邹至蕙,八年后Tory因丑闻而辞职,而接替他的正是邹至蕙。这里面有偶然,也有必然。八年前,应该说邹至蕙确实不够准备齐备。今天,经过那一次的实战和之后多年人生的磨练,她已经成熟老到和智慧得多,赢下今年市选一战,也算是实至名归了,而给她机会的,正是那个既墨守成规、又经常在正确的时候作出错误的决定的Tory。

邹至蕙的执政能力

这段时间,不少人担心一个左派NDP的市长跟保守党的省长和自由党的总理如何打交道,特别是选举期间邹还不断地跟福特省长叫板。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这些人物都是老政客了,竞选期间各为其利,一旦尘埃落定,选民作出了选择,接下来就是按规矩办事了,他们的决定是需要符合道理和老百姓的利益的。在这种事上,同党的亲戚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除了利益使然之外,叫得响、敢于叫板的对手往往更有奶吃。君不见魁北克老跟联邦政府过不去,得到的利益却总是大大多于其它省;福特省长跟自由党籍的正副总理亲密得很,而跟自己同族的联邦保守党领袖PP却始终保持着八竿子的距离。邹至蕙是个久经沙场的聪明人,她知道该怎么做的。事实上她刚当选就跟省长和总理通过话了,目的就是为以后要钱作铺垫,而且跟两级政府的会面已经开始进行。对于省长和总理来说,除了经济发展、公平合理等大原则之外,他们不可能不考虑多伦多几百万张的选票。就邹和福特的个人特性来说,这两个人虽是异党,但有很大可能今后会摈弃党派观念、和平共处、为多伦多共谋繁荣。

也有人担心在市议会里,大部分议员都不是她的政治同盟,她将如何开展工作。这种担心就有点多余了。市议会历来是个左中右大集会的政治舞台,永远不会有统一的思想,否则就不是民主制了。邹至蕙不是一个强势的人,而是一个善于幕后沟通的人。在争取求同存异、建立共识合作、获得支持推进重大举措方面,如果有任何人可以做到,那就是她了。再说,如有必要,省长不是给了市长超越议会的强大权力嘛,只是我不认为她会轻易去使用。

邹至蕙当上市长,左派人士觉得总算有个关心普通百姓疾苦、不跟大资本家利益拴在一起的人掌权了;右派人士对其政策、执政能力和前景皆不看好,更担心她跟工会的关系会影响市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极右派人士则悲恨交加,笃定她一定会乱收税、乱花钱、把多伦多搞乱搞坏搞砸,有的甚至希望她做不好,等着看她的笑话,三年之后把她赶下台。笔者愿赌她前三年成绩不俗、赢得尊重、再做四年。

关于华人选华人

有一个永恒的话题,每次选举都会引起讨论,那就是应不应该“华人选华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见识不同、利益不同、价值观不同,选择自然也不同。笔者经过几十年的观察、体会和思考,在本人的价值观中,以本人有限的智慧,认为只要候选人拿得出手,华人就应该选华人。因为我们生活的不是一个理想社会。因为排华法案一百年后华人依然面临各种各样的种族歧视。因为没有自己的人占领席位就没有人替我们说话,我们的利益就会被忽略和牺牲。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华人占据要位做榜样,我们就不会有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和可能。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现实,虽然有些右派的朋友看不到或拒绝看到。

华人第一次登陆加拿大西海岸是1788年,跟白人同样时间,华人在BC曾一度人口可能还多于白人,如果不是人头税和排华法案,今天加拿大的人口构成就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排华法案24年间,华人移民能数出来的只有44人,而欧洲移民则高达125万。我们的祖先刚来时,加拿大尚未立国,他们曾拥有土地、作为大英臣民投票,这些后来都被剥夺了。 华人是移民,欧洲人也是移民,两者都不是原住民,但同样都是加拿大的建国族裔。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被视为外国人。那些口口声声说加拿大没有种族歧视的同胞,您确信人家不是客客气气地把您当个客人、而不是当作享有平等定位的主人?疫情期间无数华人造到暴力攻击和谩骂,您难道就没有发现一点点种族歧视?本人多年参与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种族歧视到处都是,从来没停过,只是形式不同了而已。而且,越是做到高位的华人,越能体会到歧视的普遍和竹子天花板的坚硬。大多伦多地区华人占人口11%,而居上层领导岗位的只有2%,其中当选的政治人物比例最高,占到近5%,说明民选的结果比纯粹任命要公平一些,毕竟华人的一票跟白人的一票有同样的效果。

眼下中加关系紧张,在中美两国恶性竞争的大背景下,这种关系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改进,这种情况必然会也已经影响到华人。在对待华人方面,政治人物的行为和商业公司的行为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负面的变化。即使没有当前国际政治的影响,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中,种族利益依然高于党派利益。在这次选举中,华人社区左中右派都有人出来支持邹至蕙。那些身为自由党人和保守党人的支持者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正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实践使他们见多识广,看清了社会现实,知道只有自己族裔的人才能真正代表自己族裔的政治利益,而没有自己的代表就没有发言的机会。在联邦政府中,现在如果没有伍凤仪部长在内阁中的争取、没有其他几位华裔议员的呼吁,反亚裔种族歧视根本就不会被提上议题,连这个问题的概念和定义都不会有,在没有华人入阁的省政府就更不会有希望。2020年,在反华种族歧视猖獗、华人到处被暴力攻击的时候,省政府反对种族主义秘书处在发放拨款的时候,对亚裔连提都不提,明确说明拨款只针对反犹太人、反黑人、反原住民、和反伊斯兰的种族主义,所以华人无份。这就是加拿大的社会现实。所以说,自由党也好,保守党也好,新民主党也好,都靠不住。朝里没人就没有人会代表我们的利益。这就是民主政治。

很多年前,一位阅历丰富的加拿大外交部的老官员对笔者讲解说,民主就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竞争谁的声音最大。这是我听到的对民主制度最深刻入髓的描述。华人历来把当官的很当回事,毕恭毕敬地把他们敬为神明,效果并不怎样。犹太人则不同,理直气壮地要求政府和政客们为他们做事。有一天我们在朝里和朝外都有足够多的人为我们的利益大声疾呼的时候,我们的利益才会有保障。离这一天我们还相差甚远。好在有一个观点左右派的朋友都能同意,那就是利益和权益是争取来的,不是别人免费送给我们的;在中国是这样,在民主的西方同样是这样。

种族歧视不会停止

有些善良的同胞说,邹至蕙当选市长,说明没有种族歧视或没有系统化的种族歧视。好单纯天真的逻辑!邹至蕙当选市长,说明占选民总数38%的投票者中投她票的那37%不歧视她,占选民总数的14%,没有投她的和根本就没有投票的那86%的选民是否对她有歧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常识和各种研究数据,我们可以确定这其中有无数种族主义者。更重要的是,代表系统化种族歧视的政策、做法和传统依然存在,我们的教育系统讲的依然是以欧洲人为中心加拿大“偏史”,各大公司机构的上层依然是白人自己的小圈子,我们的医师考核发照系统对白人移民大开绿灯、而对其它移民却百般刁难,等等,这都是活生生的系统化种族歧视的实例。

邹至蕙当选市长,是despite racism, not because there is no racism (尽管有种族歧视,而不是因为没有种族歧视)。上一次她参加竞选,多伦多太阳报不遗余力地攻击她,在投票的前一天还特意登出一幅漫画,把她丑化成戴着大眼睛、眯着斜眼、穿着毛式绿军装的共产党,而且还是踩在她的白人先生的长衣尾上。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加性别歧视。这次竞选,太阳报依旧对她着魔般没完没了地攻击,所幸他们这次没有成功。邹至蕙赢了,despite racism。就是这家太阳报,当年SARS袭来、华人被谩骂攻击时,登出一幅漫画,上面一具打着领带的中国专业人士的骷髅,手提一箱子病毒,带入加拿大,给已经燃起的排华种族主义火上浇油,后来因为我们社区的有力反击,才被迫道歉。

也是上次她竞选市长时,有一次她在台上与John Tory和Doug Ford辩论,台下一人对她喊到:“回家去,Olivia,回到中国去“!另一人帮腔道:”她是中国人,不是加拿大人“。面对如此明目张胆的种族主义行径,庄德利和福特当时都没有吭一声。

这次选举,邹至蕙同样遇到很多种族主义的攻击,但是她心中有个大目标,不让这些“小事“去影响她。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赢也是她战胜种族主义的结果。投票当晚,著名保守党竞选策略家、当年帮助麦克·哈里斯通过“常识革命“而高票当选省长的青年才俊之一Jaime Watt,在其给星报的专栏文章中断言:”可悲的是,... 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邹至蕙在工作中会毫无疑问地会继续面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对此孪生双恶,我们必须警觉反对“。

难以理解的是,有识之士都指出来了,各界领袖和各级政府领导人也都承认了,我们有不少的同胞自己却不承认有种族歧视。这是别人都变傻了呢,还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有问题?

今天邹至蕙能当上市长,这个结果来之不易。如果她做得成功,对多伦多、对我们华裔都是好事。她要是做得不好,对多伦多和对我们都没有好处。所以,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希望我们都多一些善意,少一些狭隘,衷心地希望她成功、帮助她成功,让加拿大第一大都市历史上的第一位华人女市长的任期成为闪亮的一章。这是她身上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1 04:09 PM , Processed in 0.0451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