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9日,上海光明大戏院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演唱会。 25岁的巨星李香兰盛装站在舞台上,像一只夜莺婉转啼唱着那首全国人民熟知的《夜来香》。 “那南风吹来清香,那夜莺啼声细唱......夜来香我为你歌唱......” 鲜花掌声,万众瞩目,聚光灯下的她光彩夺目,风光无限。 但仅仅过了6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李香兰也因为过去的演艺经历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逮捕入狱,判处死刑。 可是,现实并未这样发展,几个月后,李香兰被改判无罪释放。 因为经过调查,这个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明星,竟然是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汉奸罪自然也无从谈起。
李香兰当然不是她的原名,她叫山口淑子,生于中国东北。 祖父是日本汉学家,父亲山口文雄在“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教中文。 后来人们才知道,她父亲所在的这家公司,表面上做些重工业,其实是日本政府侵略东北的掩护。 1932年中秋夜,12岁的山口淑子被母亲摇醒,全家人开门一看,吓个半死。 当地居民与抚顺日军爆发冲突,三千多名百姓被屠戮一空,尸横遍野,就连山口淑子平日的中国玩伴也被日军杀害。 这起事件史称“平顶山惨案”。 而山口一家因精通中文成为惨案后被日军重点怀疑的对象。 经过此番波折,山口文雄带着全家连夜搬到沈阳,借住在好友李际春的小妾家。 这李际春是亲日派军阀,后来还被日本扶持上了沈阳银行总裁的位置。 大约因为一些利益,双方一拍即合,李际春当即认了山口淑子为义女,取名李香兰。 这个中国名字,就此贯穿了山口淑子的一生,也成为她被操纵半生的代号。 在沈阳,原本该上中学的李香兰因身患肺结核被迫休学。
百无聊赖,她认识了一个闺蜜,流亡中国的俄罗斯犹太裔女孩柳芭。
这个闺蜜可不简单,不仅给她介绍了一个俄罗斯著名歌剧演唱家学声乐,来缓解她的病症,日后还在生死边缘挽救了她一命。
先说这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都会在当时沈阳最高档的大和酒店办大型独唱音乐会,名流云集。 李香兰作为学生,也被老师带上台表演。 彼时伪满洲国成立,为了推行所谓的“五族共和”的亲善政策,日本人创作了一大批宣扬中日友好的中文歌曲。 正愁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演唱呢,李香兰出现了。 在老师的音乐会上,豆蔻年华的李香兰一袭华丽和服,一开口就技惊四座,被人一眼相中。 这些歌曲不应该由一个日本人来唱。但李香兰不是一般的日本人,她精通北京官话。 不告诉外界她是日本人而是中国女孩,几乎没有人会怀疑。 从小长在中国的李香兰一开始是犹豫的。 奈何父母认为这是“为国效力”的机会,她只得答应,录制了十几首“满洲新歌曲”。 而且为了帮她把中国女孩的身份做实,1934年,父亲带着李香兰投靠亲日派官员潘毓桂,让李香兰化名潘淑华,借读在翊教女子中学。 在那里,她遇到了那个彻底把她变成日本政府提线木偶的男人—— 山家亨。 此人长袖善舞,是日本在中国东北主管“文化宣传”的负责人,说白了就是用一个文化作品洗脑中国百姓的特务。 他手里管理着一个叫“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的电影公司,精心炮制了大量文化入侵的电影。 而李香兰与山家亨的相识,要从山家亨的初恋女友、中国著名的汉奸川岛芳子说起。 川岛芳子是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家的老十四,清王朝覆灭后,肃亲王本想借日本之力复兴大清,便把女儿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 谁知在日本,川岛把这个女孩训练成了军国主义的拥趸,抗战时期为日本做了间谍。 1937年,李香兰在东兴楼的宴会上,第一次见到了一身旧式黑褂衫的川岛芳子。 两人一见如故,川岛芳子叫她小淑,还对她说:“不要变成我这样,看看现在的我,只有被利用,像垃圾一样被扔掉。” 然而,川岛芳子还是没能阻止李香兰被山家亨盯上。
一天放学回家,李香兰看见山家亨和“满映”的人坐在沙发上等她,说要拍一部音乐电影,请她来为电影做配音演唱。
谁知到了现场,她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他们要她出镜演女主角。
虽然这部电影没火,但聪慧又美貌的李香兰火了。
满映趁机力捧她,把她包装成沈阳市长的掌上明珠,彻底的中国人。
于是,李香兰成了与周璇、白光、白虹、吴莺音、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后。
还出演了无数“国策电影”:《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沙的誓言》......
什么是“国策电影”?就是电影里演的都是中国女孩一开始对日本人仇视,直到“善良包容”的男主角出现,对女主角施以语言教育或者暴力,女主角才幡然“醒悟”,爱上了日本男主角。
很多年后,李香兰也明白过来,她在回忆录里写道, “男人打过女人后,被打的女人察觉到男人的真心并最终因爱觉醒——这种表现手法在日本是说得通的。但对中国人而言,纵然只是在电影里,中国人被日本人殴打也是一种耻辱,何况被打的中国人还对日本人产生了好感,这简直是耻上加耻。”
对于隐瞒身份,成为日本政府的帮凶,李香兰也经历过良心的拷问。
1939年,她本想借着一次记者会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却被满映拒绝,“你不能破碎我们的梦!”
记者会上,一位年轻记者突然站起来质问她,“李香兰小姐,你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拍摄《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种侮辱中国的片子,你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哪里去了?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 李香兰无言以对。 直到1945年,美军登陆冲绳,日军已再无转圜余地。
为了安抚士兵,日军借李香兰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音乐会。
上海光明大戏院里,《夜来香》的旋律中,那是李香兰明星生涯最后的巅峰。
6天后,日本投降,李香兰被正式逮捕,关入虹口的收容所,罪名是。
当时的小报甚至刊登出了她被枪决的日子,“12月8日,李香兰将于上海国际赛马场枪决”。
而另一边,李香兰在狱中收到一个木箱,装着她的童年玩具,一个日本玩偶。
她解开玩偶腰带,里面正是山口淑子的户籍抄本。
原来是童年的俄罗斯闺蜜柳芭,跑到她北京家中,把这份足以为她脱罪的日本户籍送给了她。
1946年,身为日本人的山口淑子被无罪释放。
而曾与她同为“间谍”的川岛芳子,则被判枪决,于1948年3月执行。 历经了这些后,山口淑子连夜离开中国。 在归国的船上,人们认出了她,请她为大家开一场演唱会。她却心有戚戚,说 这句话,像是一种重新拿回命运选择权的宣言。 山口淑子的后半生,一直怀着忏悔和弥补的心,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 她是第一批承认日本在中国残暴行为的知名人士,一直提倡日本人正视历史。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她参与了电视直播。 2005年她曾公开发表文章,劝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 2014年9月7日,山口淑子离世,终年94岁。 这朵盛开在乱世的夜来香,就此陨落。 消息传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很多年前,当山口淑子还是李香兰时,在北京的翊教中学,她参加了一次讨论会。 发起人问大家,“假如日军侵入北京,我们应该怎么办?” 现场群情激昂,义愤填膺,有说要参军的,有说要去国民政府的。 轮到李香兰了,她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 因为,“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幸而沦为战争牺牲品的她,最终守住了内心正义,用余生忏悔。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8-28 11:42 AM , Processed in 0.0463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