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DeloitteCanada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加拿大在2024年将摆脱短期经济困境,经济将重新开始增长,再过一段时间,加拿大央行也会开始降低其主要贷款利率。 DeloitteCanada首席经济学家DawnDesjardins表示:“我们预计明年上半年经济将逐渐复苏,到2024年下半年将迎来更为迅猛的增长,因为我们预计加拿大央行将不再维持高利率政策。” 报告估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而明年将增长0.9%。然而,DeloitteCanada此前预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9%。 尽管报告指出,加拿大经济在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将面临一些压力,主要因为加拿大银行数月来对高通货膨胀的打压导致家庭债务和贷款支付的上升,而且Desjardins认为这一减缓趋势在短期内仍将持续。 报告强调,加拿大目前经济的艰难时期将持续影响房地产市场,导致一些家庭难以承受每月的抵押贷款支付,进而影响到耐用品的购买,如无法添置冰箱、炉灶和洗衣机。 ![]() 尽管面临住房危机和负担能力问题,DeloitteCanada表示,频繁的美加贸易和加拿大的人口增长有助于防止加国陷入更深的经济衰退。今年,加拿大人口预计将增长2.7%,这是自1971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 报告还指出,加拿大人口创纪录的激增使得消费者支出的预期发生变化,实际消费每人下降了1.5%。预计今年的消费者支出将增长2%,但在2024年将减缓。 最后,对于商业部门,报告指出由于成本压力和经济不确定性,短期内投资前景仍然黯淡。 总体而言,DeloitteCanada预计到2025年年中,隔夜利率将降至3%的中性水平。加拿大经济虽然面临短期压力,但预计2024年将逐渐走出困境。 利率攀高还不了房贷有业主贷款期已拉长至47年! 因为利率不断攀高,许多房贷户每个月的还款金额都只支付利息,本金一分未动,无形中让原始贷款期限不断拉长,有民众惊觉原本25年的房贷期已经变成了47年。 CBC报道,负摊销抵押贷款(negativeamortizationmortgages)正是这种情况,也就是因还款金额已不足以偿还最初条款中的贷款金,令付款期限延长数年甚至数十年。 加拿大三大银行中大约五分之一的房屋贷款现在为负摊销。加拿大银行监管机构即将宣布一些新措施,旨在降低负摊销抵押贷款带来的风险。 标准的25年期房屋贷款,在正常还款情况下,一定比例的金额是在付银行利息,而另一部分则用于偿还本金。这样借款人所欠的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少。 但利率大幅快速上升下,这种平衡已经被打破。 吉拉德-考蒂(MichaelGirard-Courty)就遇上这样的事。去年他以25年期浮动利率贷款在魁省乔利埃特购买了一套双拼,每月付款1,156元,完全在他的预算之内,但随后央行多次升息,他的月付金额都被分配给利息,他的房贷债务并未减少。 安省的RabiaShumayal的抵押贷款利率今年从原本的1.9%升至5%以上,这迫使她必须削减家庭的所有其他支出。按照目前的情况,她说:“每个月只有23元用于支付本金,其余的全部是利息,我的抵押贷款期限从25年延长到了47年。” 上个季度,满地可银行(BMO)、道明银行(TD)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账面上约有五分之一的抵押贷款处于负摊销范围。 这相当于近1,300亿元的房屋债务,其中抵押贷款的期限不是标准的25年期贷款,而是35年、40年或更长时间。加拿大每月约有10万笔抵押贷款需要续约,这代表未来会有更多负摊销抵押贷款。 渥太华的抵押贷款经纪人贝图(PatrickBetu)表示,这令人担忧,需要解决。 贝图表示,他的客户都没有负摊销贷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一直建议客户采用短期固定利率贷款来应对当前的波动。 一些贷方通过要求借款人在贷款合约结束前要交一笔一次性付款,或将其转为付款较高但稳定的固定利率贷款来限制负摊销的可能性。 加拿大另外两家大型银行皇家银行(RBC)和丰业银行(Scotia)正是这么做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情况不同。 尽管如此,RBC帐面上几乎四分之一的抵押贷款摊销期限超过35年,TD为22%,BMO为18年,CIBC为19年,而丰业银行则不到1%。 贝图等人认为根本不应该允许固定还款额的浮动利率贷款,因为这种贷款会导致负摊销,他希望新规则能够“打击”此类贷款。 但最近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负责人劳特利奇(PeterRoutledge)对任何形式的“打击”想法泼了一盆冷水,他认为当前的情况还未到危机程度,仅表示即将出台的指导方针会降低整体金融体系的风险。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8-14 09:40 PM , Processed in 0.0509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