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郭晶晶在社交平台上晒的家庭照。照片中,一家五口席地而坐,全神贯注玩着卡牌游戏。 因为那天是霍启刚生日,她还配文:一个平凡又特别的日子。 陪家人,踩单车,玩游戏……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 很多人都说,霍启刚郭晶晶夫妇,绝对的豪门清流。 这一点,从他们多次曝光的家居照可见一斑。 此前,网上一张“霍启刚家客厅”照曝光,无数人评论说寒酸。 略显拥挤的房子、和普通人家没啥两样的室内装修、屏幕很小的电视机,还有颜色泛黄的旧空调…… 所有的一切,和之前网传的1.6亿“大豪宅”,真是天差地别。 确实,霍启刚夫妇向来朴素、接地气。 这不仅体现在生活细节里,也体现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上。 在旁人看来,他们有花不完的财富,孩子就生在罗马。 但比起财富,霍启刚夫妇的育儿观,才是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的关键。 身为豪门霍家太太的郭晶晶,真的很节俭。 扎头发的发圈,5毛钱;逛街穿的无跟鞋,还不到100块。 孩子们穿的用的,也和普通孩子没啥差别。 几十块钱的童装、一两百的鞋,穿在身上适合、舒服就行,不一定得花钱买名牌。 孩子上学的书包不适合,郭晶晶宁可挑灯亲自缝补,都不舍得丢掉换个新的。 就连外出用餐,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环境和菜式。 出身豪门,却一心一意“穷养”孩子。 就连郭晶晶都亲口说: “我觉得孩子成长的阶段,就应该吃一些苦。” 有人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要放着上好的物质条件,选择穷养孩子呢? 不妨看看这“苦心”背后,都藏着什么奥秘。 出行时,身边一个随行的保姆都没有,就是为了锻炼孩子自食其力,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东西。 带孩子上街卖旗做公益,是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培养同理心。 大热天,其他人选择在屋内纳凉,他们带孩子下田插秧,想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苦,以及食物来之不易的道理。 孩子讨零花,不是张口就有,得靠劳动、付出汗水才能如愿以偿。 其实现实生活中,物质富养孩子的观念很普遍。 无论家庭条件如何,总有父母会想方设法给孩子用最好、最贵的。 可偏偏忽略,过分看重物质,缺少对孩子精神和人格的培养,给孩子金山银山,未来都有可能毁于一旦。 与其满足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不如像霍启刚夫妇这样,带孩子亲自体验生活的百般滋味。 孩子吃什么,用什么,终究是一时的享受。 能让孩子未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是他正确的人品、三观和情感。 越是了解生命的真实面貌,感知世界的不同方方面面,孩子才能从高质量的精神富养中茁壮成人。 郭晶晶的公公霍震霆曾公开吐槽:“儿媳妇管孩子太严格了。” 这点,郭晶晶自己都承认。 有次公公来看孙儿们,郭晶晶看孩子作业还没做完,硬是要求做完作业再让孩子陪爷爷玩。 跳水冠军出身的她,从小在纪律严明的团体生活中长大,希望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自律自觉。 哪怕站在对面的是自家人,她也坚持自己的标准和原则。 学习上,孩子所有的作业,都要认真检查一遍。 孩子的日常起居,她亲力亲为,不假他人之手,该严厉认真绝不松口。 就连孩子爱吃零食,她都坚决要先吃完饭,不然就把零食柜子锁起来。 “虎妈”做派,养出知书懂礼的孩子。 老大稳重自信,彬彬有礼,父母不在时会全程照顾妹妹们。 老二和老三,虽然年纪小,正是最闹腾的阶段。 可每次一出场,都给人一种淡定、乖巧、懂事的感觉,不吵不闹,哪怕太阳暴晒,也忍耐到底。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育孩子不仅要有温度,更要有尺度。 如果只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却不讲原则、立规矩,到头来吃亏的不止是孩子,还会连累整个家。 《金牌调解》中有对夫妻。 妈妈从小溺爱女儿,女儿要什么就给什么,从不拒绝。 表面上,她是一位用心付出、花心思爱女儿的妈妈。 可因为不管教、不立规矩,女儿渐渐变得自由散漫,玩手机成瘾。 有次还因为玩游戏,和爸爸起了激烈冲突,差点拿刀砍人。 一家三口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夫妻离婚,女儿和父母水火不容。 这并非个例。 身边不少平时疏于管教,喜欢把释放孩子天性挂嘴边的父母,在孩子十几岁爆发问题才懊恼后悔: 为什么不提前帮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管理时间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不告诉孩子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少吃? 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来,如今把他养成好吃懒做、叛逆任性的白眼狼? 错过给孩子立规矩的黄金期,日后想要再管教,只会难上加难。 不如趁孩子童年时期,个性观念可塑的阶段,用坚定而温和的方式教他讲规矩、明事理。 这样他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心里有原则、有底线,才能走得坦荡、走得自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 每次看霍启刚望向郭晶晶的眼神,都有种“小迷弟”的爱意。 结婚十一周年纪念日,夫妻俩一起看电脑,手牵手恩爱如初。 当初为了追求郭晶晶,霍启刚主动学拼音、普通话。 只要有时间,一定到现场看郭晶晶比赛。 婚后,明明身份显赫、背景过硬,自我介绍时却总喜欢自称是“郭晶晶的丈夫”。 只要郭晶晶喜欢做的,主动提出的想法,他都举双手赞成、支持。 提到郭晶晶,他全是夸奖、赞美的话。 有人误会他和郭晶晶的关系,他立马纠正:“那不是我女朋友,是我的老婆。” 总之,只要他们夫妻俩同框出现,大家看到的永远是妻唱夫随,其乐融融的场景。 别说旁人都被他们的爱情打动,想必三个孩子,都能被父母这份浓情蜜意感染。 许多夫妻,一过中年,早已把最初的爱情活成舍友情,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美其名曰是老夫老妻,谈爱显矫情。 可一个家里,爸爸对妈妈的态度,藏着孩子未来的结局。 知名心理咨询师刁庆红老师接诊过一个女孩。 打她记事起,家里就像冰窖一样,爸爸永远在看电视,妈妈只能无聊刷手机。 父母多年的冷战,让她一度觉得妈妈是弱者,便把问题全归咎到爸爸身上,两年多不跟爸爸说话。 可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女孩无法视而不见,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最后心理出问题,确诊双相情感障碍。 夫妻和不和睦,影响的是孩子的人生观。 两边都是最亲近的人,却没有爱、尊重和互动,孩子会觉得最亲密的关系不过如此。 长大后,很难学会用心对待别人、接纳自己和世界。 只有他的成长环境中,爸爸给足妈妈支持、温暖和怀抱,有爱的流动和表达,他才有满满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相信自己是父母爱的结晶,背后有两双坚实的手在托举自己、支持自己。 《兰海说成长》中,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的成长,对于我们每个成年人来说,都是最大的挑战——挑战的不仅是我们的耐心,还有我们的眼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夙愿和期待。 但最好的教育,不是光给孩子灌输知识、满足物质需求。 而是对自己有要求、管好自己,认真践行做父母的责任。 孩子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奔向世界的头十年,悉心陪伴他,教导他,给他爱和关怀。 不放纵、不溺爱,用良好的规矩修正孩子的品性,让他心存敬畏,做事有分寸、明是非。 同时不忘给他营造一个正能量、充满爱的成长氛围。 相信我们用心提升自己,让自己成长为合格线以上的父母。 孩子的未来,才能长出坚实的翅膀往更高处翱翔,活得肆意洒脱。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5-9 10:22 AM , Processed in 0.0449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