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中国人大、政协两会即将于11日闭幕。 ,中国总理李强公布,2024中国经济成长目标约5%,他也在“新质生产力”的口号下揭橥经济长期蓝图,亦即从聚焦房地产、举债投资与基础制造业的经济模式转型为专注绿能、人工智慧(AI)与数位服务的高生产力经济模式。 然而这个经济目标高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测的年增4.6%。为了达标,中国必须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但2024财政赤字3%的目标规模太小。李强也设定实质通膨上限3%,符合过去惯例。然而有别于过往,中国现在面临的是通缩危机。中国过去设定目标,然后超越目标,但如今相关目标显然脱离现实。 为了重振经济,中国必须运用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一半,2023年却下降0.4%,主因在于房市低迷。同时鉴于监管不确定性以及官方的偏执,中国政府难以修补黯淡的企业信心,跨国投资来到30年低点,投资人对中国市场大失所望,致使中国股票估值对美股的折让水准已达54%。 李强在人大开幕的演说上,比前任更频繁的提到国家主席,同时,打破1980年代以来的惯例,他不得在人大会后举行记者会,而这是中国寻常百姓听闻如此高官回答问题的唯一机会,如今这种对透明度的小小认可也消失了。 习近平越来越不愿与他钦点的下属分享权力。(美联社) 再者,技术官僚被边缘化、有损形象的数据被压制, 许多迹象显示,中国政权认为自己处于长期冷战之中。今年中国的国防开支将年增7%,高于多数经济学家对中国名目GDP的增长预测。随著中国与马尔地夫签署新的国防协议,印度洋紧张局势升高,中国政治比任何时候更加不透明,但两会期间释出的信息明确无误: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5-10 04:49 AM , Processed in 0.0446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