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租金飚升长者合住省钱 高龄女室友互相照顾成趋势

2024-3-10 03:03 PM| 发布者: 謎詩→錺餉| 查看: 461| 评论: 0|来自: 明报

随着租金飚升,不少民众转向非传统的居住环境,而合住安排除了可节省成本,也可以互相照顾。

安省居民邓恩(Pat Dunn)与丈夫努力储蓄10年,于2011年到加勒比海买了一艘船过退休生活,不料3年后其丈夫在墨西哥心脏病发离世,粉碎了两人的退休梦,当时邓恩只有64岁。

她于是将船只变卖并回到安省独自生活,但很快就发现积蓄减少,到2018年秋天,更已濒临边缘。

邓恩用尽一切正常方法,试图寻找专为长者而设的廉价单位,但发现至少要轮候10年,于是她在社交媒体开设群组,邀请跟她遭遇相近的女性加入。

在首周已有50名会员,到月底,会员人数已增至200名。她很快找到两人合租单位,并帮助另56名女性做同样的事。

邓恩的社交媒体群组已发展成为一个非牟利组织“高龄女性共同居住”,它最近已扩展到渥太华谷(Ottawa Valley)。

根据放租平台rentals.ca在2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该非牟利组织的扩张适逢渥太华的租金升至历史高位。

2月份渥太华每月平均租金为2,219元,按年上升9.1%,其中一房单位平均月租2,045元,两房单位则为2,500元。报告将渥太华列入本国平均租金最贵城市的第10名。

毫无血缘关系的老年人可以成为室友,合住安排可以互相照顾,减少孤独感。图为中国一安老院。

跟邓恩一样,很多民众觉得居住安排上要扩大视野。最新人口普查表明,在过去10年里,多代同堂的家庭数量增加近50%,多达100万人。但其他居住安排也开始改变,包括为了抚养孩子,毫无血缘关系的父母共住,又或跟老朋友或非直系亲属共同生活,除了节省成本等明显好处之外,合住安排可以互相照顾,减少孤独感。

邓恩称,已习惯独立生活的人可能较难适应有关转变,而为免发生冲突,她为新室友约法三章,包括煮食安排,分担购物和洗衣工作,不准亲友在单位度宿等。她说,大家会知道,若有人不慎跌倒,大家会分担照顾伤者,并协助安排到医院或看医生等。

难再与新室友磨合 有人宁返原居地养老

有非牟利组织帮助高龄妇女找女室友同住,以共同分摊房租并互相扶持,但住在列治文的周女士则对找不认识的人当室友的安排,有所顾忌。

周女士说,未来如果独居,有可能会搬回台湾与妹妹同住,毕竟人老了很难再改变自己,去适应新认识朋友的生活,所以,她希望能与亲人同住,如此不需要经过磨合过程

周女士表示,有非牟利组织协助寻找可以共同居住的室友,她并不反对,但说回自己,她却比较难接受年老时,才找室友的想法。

目前与丈夫共同居住在独立屋的周女士说,不管是丈夫或是她自己,在年龄更大时,都有可能面临独居的情况。她说,如果只剩她一人,她有可能搬到柏文居住,由于两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应该不可能会搬回来与她同住,于是她有可能会独居。

周女士说,她向来不怕孤独,但有可能她未曾独居过,未来情况并不好说。她则是有想过,如果无能力独居,需要有人作伴,她应该会搬去台湾和妹妹同住,或是居住在妹妹隔壁,大家互相有个照料。

周女士指出,自己虽然个性随和,但似乎还无法可以与不认识的人当室友,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周女士表示,人与人的相处需要互相容忍和配合,但她现在已经60多岁,实在不想再去配合另外一人。

周女士表示,她注意到,身旁有些比她年长的朋友,有的已经80岁,在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守著独立屋,儿子就住在温市中心的柏文单位,并未与他母亲同住。由于儿子住的不远,也能常回来探望母亲以及一同吃饭,日子看起来也过得不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8-23 04:01 PM , Processed in 0.0520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