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OpenAI用26分钟改变世界!免费版GPT

2024-5-14 06:33 PM| 发布者: 荊棘鳥| 查看: 218| 评论: 0

今天凌晨,一场 26 分钟的发布会,将又一次大大改变 AI 行业和我们未来的生活,也会让无数 AI 初创公司焦头烂额。

这真不是标题党,因为这是 OpenAI 的发布会。

刚刚,OpenAI 正式发布了 GPT-4o,其中的“o”代表“omni”(即全面、全能的意思),这个模型同时具备文本、图片、视频和语音方面的能力,这甚至就是 GPT-5 的一个未完成版。

更重要的是,这个 GPT-4 级别的模型,将向所有用户免费提供,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向 ChatGPT Plus 推出。

我们先给大家一次性总结这场发布会的亮点,更多功能解析请接着往下看。

新的 GPT-4o 模型:打通任何文本、音频和图像的输入,相互之间可以直接生成,无需中间转换

GPT-4o 语音延迟大幅降低,能在 232 毫秒内回应音频输入,平均为 320 毫秒,这与对话中人类的响应时间相似。

OpenAI用26分钟改变世界!免费版GPT-4来了

GPT-4 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

GPT-4o API,比 GPT4-turbo 快 2 倍,价格便宜 50%

惊艳的实时语音助手演示:对话更像人、能实时翻译,识别表情,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画面写代码分析图表

一个新的 ChatGPT 桌面应用程序,适用于 macOS,Windows 版本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这些功能早在预热阶段就被 Altman 形容为“感觉像魔法”。既然全世界 AI 模型都在“赶超 GPT-4”,那 OpenAI 也要从武器库掏出点真家伙。

其实在发布会前一天,我们发现 OpenAI 已经悄悄将 GPT-4 的描述从“最先进的模型”,修改为“先进的”。

这就是为了迎接 GPT-4o 的到来。GPT-4o 的强大在于,可以接受任何文本、音频和图像的组合作为输入,并直接生成上述这几种媒介输出。

这意味着人机交互将更接近人与人的自然交流。

GPT-4o 可以在 232 毫秒内回应音频输入,平均为 320 毫秒,这接近于人类对话的反应时间。此前使用语音模式与 ChatGPT 进行交流,平均延迟为 2.8 秒(GPT-3.5)和 5.4 秒(GPT-4)。

它在英文和代码文本上与 GPT-4 Turbo 的性能相匹敌,在非英语语言文本上有显著改进,同时在 API 上更快速且价格便宜 50%。

OpenAI用26分钟改变世界!免费版GPT-4来了

而与现有模型相比,GPT-4o 在视觉和音频理解方面表现尤为出色。

可以根据场景生成多种音调,带有人类般的情绪和情感

直接通过和 AI 视频通话让它在线解答各种问题

从测试参数来看,GPT-4o 主要能力上基本和目前最强 OpenAI 的 GPT-4 Turbo 处于一个水平。

过去我们和 Siri 或其他语音助手的使用体验都不够理想,本质上是因为语音助手对话要经历三个阶段:

语音识别或“ASR”:音频 -> 文本,类似 Whisper;

LLM 计划下一步要说什么:文本 1 -> 文本 2;

语音合成或“TTS”:文本 2 -> 音频,想象 ElevenLabs 或 VALL-E。

OpenAI用26分钟改变世界!免费版GPT-4来了

然而我们日常的自然对话基本上却是这样的在听和说的同时考虑下一步要说什么;

在适当的时刻插入“是的,嗯,嗯”;

预测对方讲话结束的时间,并立即接管;

自然地决定打断对方的谈话,而不会引起反感;

在听和说的同时考虑下一步要说什么;

在适当的时刻插入“是的,嗯,嗯”;

优雅地处理并打断。

此前的 AI 语言助手无法很好处理这些问题,在对话的三个阶段每一步都有较大延迟,因此体验不佳。同时会在过程中丢失很多信息,比如无法直接观察语调、多个说话者或背景噪音,也无法输出笑声、歌唱或表达情感。

OpenAI用26分钟改变世界!免费版GPT-4来了

当音频能直接生成音频、图像、文字、视频,整个体验将是跨越式的。

GPT-4o 就是 OpenAI 为此而训练的一个全新的模型,而要时间跨越文本、视频和音频的直接转换,这要求所有的输入和输出都由同一个神经网络处理。

体验 GPT-4 级别的智能

从模型和网络获取响应

分析数据并创建图表

聊一聊你拍的照片

上传文件以获取摘要、写作或分析帮助

使用 GPTs 和 GPT Store

通过 Memory 构建更加有帮助的体验

而当你看完 GPT-4o 下面这些演示,你的感受或许将更加复杂。

ChatGPT 不光能说,能听,还能看,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船新版本”的 ChatGPT 还是惊艳到我了。

以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为例,让 ChatGPT 讲一个关于机器人和爱的睡前故事,它几乎不用太多思考,张口就能说出一个带有情感和戏剧性的睡前故事。

甚至它还能以唱歌的形式来讲述故事,简直可以充当用户的睡眠搭子。

又或者,在发布会现场,让其演示如何给线性方程 3X+1=4 的求解提供帮助,它能够一步步贴心地引导并给出正确答案。

当然,上述还是一些“小儿戏”,现场的编码难题才是真正的考验。不过,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它都能轻松解决。

借助 ChatGPT 的“视觉”,它能够查看电脑屏幕上的一切,譬如与代码库交互并查看代码生成的图表,咦,不对劲?那我们以后的隐私岂不是也要被看得一清二楚了?

现场的观众也给 ChatGPT 提出了一些刁钻的问题。

从英语翻译到意大利语,从意大利语翻译到英语,无论怎么折腾该 AI 语音助手,它都游刃有余,看来没必要花大价钱去买翻译机了,在未来,指不定 ChatGPT 可能比你的实时翻译机还靠谱。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实时翻译(官网案例)

感知语言的情绪还只是第一步,ChatGPT 还能解读人类的的面部情绪。

在发布会现场,面对摄像头拍摄的人脸,ChatGPT 直接将其“误认为”桌子,正当大家伙以为要翻车时,原来是因为最先打开的前置摄像头瞄准了桌子。

不过,最后它还是准确描述出自拍面部的情绪,并且准确识别出脸上的“灿烂”的笑脸。

有趣的是,在发布会的尾声,发言人也不忘 Cue 了英伟达和其创始人老黄的“鼎力支持”,属实是懂人情世故的。

对话语言界面的想法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预见性。

Altman 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希望最终开发出一种类似于 AI 电影《Her》中的 AI 助理,而今天 OpenAI 发布的语音助手切实是有走进现实那味了。

OpenAI用26分钟改变世界!免费版GPT-4来了

OpenAI 的首席运营官 Brad Lightcap 前不久曾预测,未来我们会像人类交谈一样与 AI 聊天机器人对话,将其视为团队中的一员。

现在看来,这不仅为今天的发布会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是我们未来十年生活的生动注脚。

苹果在 AI 语音助手“兜兜转转”了十三年的时间都没能走出迷宫,而 OpenAI 一夜之间就找到出口。可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钢铁侠的“贾维斯”将不再是幻想。

虽然 Sam Altman 没在发布会上出现,但他在发布会后就发布了一篇博客,并且在 X 上发了一个词: her。

这显然在暗指那部同名的经典科幻电影《她》,这样是我观看这场发布会的演示时,脑子里最先联想的画面。

电影《她》里的萨曼莎,不只是产品,甚至比人类更懂人类,也更像人类自己 ,你真的能在和她的交流中逐渐忘记,她原来是一个 AI 。

OpenAI用26分钟改变世界!免费版GPT-4来了

这意味着人机交互模式可能迎来图像界面后真正的革命性更新,如同 Sam Altman 在博客中表示:

新的语音(和视频)模式是我使用过的最好的计算机界面。它感觉像电影中的人工智能;而且我仍然有点惊讶它是真实的。达到人类级别的响应时间和表现力原来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之前的 ChatGPT 让我们看到自然用户界面初露端倪:简单性高于一切:复杂性是自然用户界面的敌人。每个交互都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不需要说明手册。

但今天发布的 GPT-4o 则完全不同,它的几乎无延迟的相应、聪明、有趣、且实用,我们和计算机的交互从未真正体验过这样的自然顺畅。

这里面还藏着巨大可能性,当支持更多的个性化功能和与不同终端设备的协同后,意味着我们能够利用手机、电脑、智能眼镜等计算终端做到很多以往无法实现的事情。

AI 硬件不会再试积累,当下更令人期待的,就是如果下个月苹果 WWDC 真的官宣与 OpenAI 达成合作,那么 iPhone 的体验提升或许将比近几年任何一次发布会都大。

英伟达高级可科学家 Jim Fan 认为,号称史上最大更新 iOS 18 ,和 OpenAI 的合作可能会有三个层面:

放弃 Siri,OpenAI 为 iOS 提炼出一个纯粹在设备上运行的小型 GPT-4o,可选择付费升级使用云服务。

原生功能将摄像头或屏幕流输入到模型中。芯片级支持神经音视频编解码器。

与 iOS 系统级操作 API 和智能家居 API 集成。没有人使用 Siri 快捷方式,但是是时候复兴了。这可能会成为一开始就拥有十亿用户的 AI 代理产品。这对智能手机来说,就像特斯拉那样的全尺寸数据飞轮。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心疼明天要举办发布会的 Google 一秒。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9 06:50 AM , Processed in 0.0529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