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我为什么“喜欢”张维为?

2024-5-18 02:32 PM| 发布者: 王一一| 查看: 143| 评论: 0

在我心目中,张维为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喜剧天才,不接受任何反驳。

如果说,卓别林、周星驰、赵本山、郭德纲、李诞等人是喜剧界的努力型拳手,绞尽脑汁想各种法子搞笑;那么,张维为就是一名“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天赋型拳手,是其他喜剧演员如何努力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甚至,他只要往镜头前一坐,什么话都不用说,就是一个完美的笑话。像这样的天赋型拳手,能投胎到中国,简直是我等受苦受难的国民之“幸”啊!

当然,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艺术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许多人的“误解”和漫骂,网上甚至有人想集资报(暴)答(打)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公公”,且响应者众。

可见,“被‘误解’是大多数天才的宿命”这句话果然没错。

很遗憾,我就曾经“错怪”了他,甚至曾和其他人一样批判过他,并一度认为所有的“公公”都没有好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改变了对“公公”们的看法。

我为什么“喜欢”张维为?

但是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温习一遍“公公”语录才能睡得着觉。尤其是在被人暴揍之后,心情低落、深受其辱却找不回半点儿尊严的时候,只要看一遍他的视频和语录,我便能很快开心起来,以满血状态回到人群中迎接新一轮胖揍。

诚如集演员、编著、导演和投资人于一身的资深款爷高亚麟所说:“恋爱是分享,婚姻是分担。”,和张维为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真的有一种被恋爱的感觉呢。

于是我想,既然他能让我笑得如此没心没肺——像个傻子;那么,他也一定能让更多人开怀大笑,傻得可爱。

我为什么“喜欢”张维为?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卓别林如果还活着,在他面前也只能是个弟弟!考虑到张维为不喜欢美国的奥斯卡,我觉得华表表、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都欠他一座小金人……必须毫无底线地拥护和崇拜张维为!

顺便说一句,你知道为什么周星驰的电影、李诞的脱口秀大会、郭德纲的相声专场……都不请张维为参加吗?很显然,不敢啊!请了他,这些人在喜剧界的地位还能稳吗?还有脸继续混下去吗?所以,也就只好视而不见、敬而远之了。什么叫清场式遥遥领先?这就叫清场式遥遥领先!强大到让同行们见了都绕着走……必须毫无底线地拥护和崇拜张维为!

我为什么“喜欢”张维为?

当然,如果你觉得张维为只能在喜剧领域发光发热,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不仅搞笑,还很励志!他明知有无数网友在集资报(暴)答(打)他,但他依然无所畏惧,非常高调地出席各种商务,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该好好学习的吗?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富贵,有的只是天道酬勤——辛苦演出的回报而已。

而且,如果没有对喜剧那种深入骨髓的信念感,他能将“公公”这一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得家喻户晓、人人喊打吗?网友们对他的态度,就是对他入土三分的演技的充分肯定啊!必须毫无底线地拥护和崇拜张维为!

总而言之,我们这些成长于新时代、没吃过什么苦的晚辈,需要从张维为身上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你们现在还年轻、不懂事,批判他,情有可原;等步入社会,被多骟几次,就会逐帧学习了。

我为什么“喜欢”张维为?

我阴阳怪调地啰嗦这么多,想表达什么呢?无非是想说:如果个体力量太渺小、太脆弱,无法对抗荒诞、消灭荒诞,那么,就不妨试着改变一下对待荒诞的态度、学习如何与它共处吧。

具体到“喜剧之王”张维为,所有人都明白,张维为是一个阶段性的存在,作为一个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老、会死;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张维为现象”都从未被真正消灭过。

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只要净身房还继续存在,“公公”就不会消失,相反,它会一批又一批地被“生产”出来。它就像阴暗角落里的臭虫和蟑螂一样,是杀不完的。

我为什么“喜欢”张维为?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重新去发现“公公”、臭虫和蟑螂们的时代价值,比如说,情绪价值。

更具体地说,过去,在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指引下,我们发现荒诞、对抗荒诞,并试图消灭荒诞,但最终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异于痴人说梦;于是,我们学会了生产荒诞、消费荒诞、让荒诞为“我”所用……

面对张维为现象,我自己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态度转变,每一次都如获新生:批判张维为,理解张维为,感恩张维为。

抛开事实不谈,张维为的搞笑天份真的为我带来了很多快乐,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刚需,不就是那点儿可怜的情绪价值吗?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张维为”相伴,我的日子将是何等凄惨!如果没有他,我可能早就得抑郁症自杀了。

我为什么“喜欢”张维为?

所以,我们怎么看待“喜剧”这个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呢?

我个人觉得:荧幕中的喜剧是“小喜剧”,舞台上或镜头前,演员们不情不愿地哄我们开心,下了班就各回各家,各舔各妈。在这个小领域,卓别林、周星驰,赵本山、冯巩、陈佩斯、郭德纲、沈腾、李诞、大张伟、贾玲、贾冰、徐志胜等人都只是这个“小舞台”中的小明星,而已。

而在“小喜剧”之上,还有“大喜剧”,在这个领域,演员和舞台是无时无刻不融合在一起的,是24小时无休无止的,是必须放下道德、自尊与廉耻全情投入的!而且,它的存在本身就在向我们揭示荒诞的本质和内核。

因此,相比于“小舞台”里的那些个小明星,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将灵与肉都奉献给“大舞台”的“大演员”们,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张维为、胡锡进、司马南、温铁军、卢麒元、李毅、白岩松、徐显明、余秋雨、范增……

活着,值得我们感恩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德)尼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1 09:22 PM , Processed in 0.0446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