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确认重返白宫后,美国人搜寻“移居加拿大”在一天内暴增了5000%,不少美国人自以为十分熟悉加拿大,但又是否真正了解在枫叶国生活,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多少差距。加拿大专栏作者Diana Tablan提出15点事项,认为有意移加的美国人应该留意。 1.找家庭医生不容易美国人需学懂适应加拿大的医疗制度,必须要有耐心并提前做好规划,在一些大城市,要找到家庭医生可能需要花上数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但好处是这里大多数的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现在连看牙医也有补助。 2.严寒足以影响生活模式加拿大的冬季可不是说笑的,比起大部分美国人惯见的更长和更严峻,在很多地区,冬季轮胎不是建议性使用,而是必须装上,甚至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从社交生活到日常交通都要懂得望天打卦,但喜欢滑雪和冬季运动的人就可乐透。 3.银行费用多 转账不简便加拿大银行体系可能会让美国人感到不满,这里没有多少来自美国的银行,而且银行 的收费也多,进行网上转账也不如美国使用Venmo等应用程式那么方便,加拿大仍流行使用Interac,有时需要额外付费。免费支票户口也不常见,很多在美国通常免费的银行服务,这里都要收费。 4.商品大多需征销售税加拿大人将获豁免购买部分食品杂货的联邦销售税,但只限于未来两个月内,有别于美国一些州份,这里很多商品都要征税,而且包括联邦和省的税项,加起来可能让一些美国人始料不及。 ![]() 5.欠本地信用纪录万事不通初来加拿大的新移民,必须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的信用纪录,否则在租屋、申请信用卡或申请按揭时可能遇到困难,最近一些美融机构提供服务,可协助新移民将原居地累积下来的信用纪录,转换到本地使用,但这需要办理和等候。 6.购买杂货或难比价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牛奶,在加拿大售价高于美国,而且度量衡单位基本上与美国不同,要比较的话相当不便。还有,美国人熟悉的品牌产品,在加拿大未必很容易找到。 7.首期和按揭要求严格加美两国房地产市场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这里对首期的要求较高,按揭规定较严格,物业税的计算也不同,由于恶劣天气构成风险,房屋保费往往也较高。至于像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大城市的楼价和租金情况,美国人也应该略有所闻吧! 8.工作不忘生活 OT并非常态无论是大公司或打工仔,加拿大人比较著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例假比较多,而一些公众假期的日子也有别于美国;很多人在工作时会小休喝杯咖啡,加班工作并不常见。 9.付款机预设小费老实不客气加拿大的小费制度有自己的一套,餐饮业员工的基本薪酬略高于美国,因此影响两国顾客对小费应付多少的期望,这里流行在付款机上预设小费百分比让顾客选择,当中一些数值可能会让美国人觉得有点高。 10.驾驶套路非无缝衔接在加拿大驾车需要习惯一些不同的规例和交通标志,无论是车速、路程、温度和油价单位,度量衡均与美国大相迳庭。视乎个别省份而定,汽车保险费用可能也较美国的高。 11.教育评级及学贷形式有异在加拿大的教育制度中,一些用语和评级方法都跟美国的不同,这里的大学和专上教育学费较美国便宜,但申请程序不同,学生贷款的运作模式也相异,政府有很多设有不同条款和条件的计划。 12.福利优厚但税项较重加拿大的产假和儿童牛奶金等福利较美国优厚,但要支持这些福利,所得税可能会比美国人预期的要多。找寻和取得政府服务时需要有耐心,而且有时需要准备不同的身份证明文件。 13.法语为官方语文之一在语言方面,加拿大和美国的英语大致相同,可能有些俚语需要适应。法语是加国的官方语言之一,所有产品的标签和官方文件都有英法双语,而且部分工作可能要求懂得基本法语。 14.电讯业被垄断 手机费用高由于被三大电讯巨头造成寡头垄断,加拿大手机服务的费用较高,流动数据计划提供的用量上限较低,超额费用也较高。 15.证件种类多 用途需注意加拿大的社会保险号码 (SIN),美国社会保障号码 (Social Security Number) 有不同的用途,前者对就业是至关重要。来自美国部分州份的新移民,在换领驾驶执照时可能先要接受一些额外的测验。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28 02:19 AM , Processed in 0.1896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