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关于加密货币监管走向再度引发国际关注。近期多位中国执法官员、法律界人士及金融从业者正在积极推动司法系统将加密货币正式纳入“合法资产”范畴。虽然中国自 2021 年起全面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但这一倡议却反映出地方政府与实际经济操作之间巨大张力,甚至可能预示中国监管政策将出现结构性调整。 在这种监管模糊、制度尚未完善环境下,投资者寻求替代出路趋势日益明显,部分资金已悄然流向海外平台。尤其是无需实名验证、门槛低、便于匿名操作无KYC加密交易所,成为许多大陆用户首选。 这类平台在帮助用户规避监管限制同时,也凸显了当前监管体系在执行力与透明度方面空缺。与此同时,这一趋势也引发监管层对资本外流与洗钱行为担忧,使得“加密资产应否被法律承认”讨论更具现实意义。 ![]() 根据路透社披露,随着近年刑事案件中查获加密资产数量激增,司法实践已面临越来越多现实挑战。在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情况下,多地政府选择将查扣加密货币通过私人企业出售,以获取美元,再由国内银行兑换成人民币,最终汇入地方财政帐户。 这种变通做法,尽管为财政带来流动性,却因程序不透明而引发诸多争议,也促使监管与司法系统被迫对“加密资产如何定义”作出回应。 与此同时,这场围绕加密货币法律地位讨论,也恰逢中国经济面临内需放缓与财政压力持续上升阶段。有官员直言:“不可能再假装这些资产不存在”,尤其是在地方政府日益依赖它们进行“创收”之际。 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司法管辖区正加速推动加密资产合法化及合规化政策进程,香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在过去一年里陆续批准了比特币与以太坊现货 ETF,并对多个加密货币交易所发放了合规牌照,目标是成为亚洲加密资产枢纽。这一发展显然与中国大陆“交易禁令”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但也为北京方面提供了现实参照。 数据方面也出现高度分歧。根据统计,中国政府可能持有约 194,000 枚比特币,总市值超 160 亿美元;而比特币分析公司 River 则指出,仅剩约 15,000 枚,价值 14 亿美元。这样鸿沟反映出加密资产管理极度不透明,也加深外界对其真实储备及政策意图揣测。 有部分分析师甚至认为,中国可能早已私下出售了从 PlusToken 骗局中查获大部分比特币,以填补地方债务或隐性财政缺口。 与此同时,监管层内部对于“如何处理加密资产”已浮现多种分歧与探索方向。有建议提出应制定全国统一司法处置流程,也有人主张比照美方作法,建立国家级加密资产储备库,以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箱灵活性。更激进方案甚至包括开放特定区域合法交易试点,以探索加密货币对地方金融生态真实影响。 尽管目前来看,这些声音仍属“地下水”层级,尚未转化为明文法律,但它们已经足以改变对外界观感:中国可能不再是那个一味禁止虚拟资产铁血监管者。相反,在现实经济与技术变革夹击下,北京正在探索一条更复杂、更具弹性监管新路径。 在国际格局方面,这一转变可能影响深远。2021 年后美国在虚拟货币监管与机构采纳方面不断推进,如今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监管框架,并逐渐掌握全球话语权。 而若中国未来也选择对加密资产予以“法律确认”,即使未全面解禁,也将大幅提升其在全球金融科技体系中战略权重。特别是在中美关系微妙、金融脱钩隐忧升高情势下,加密资产可能成为中国一项“灰度战略筹码”。 不可否认是,目前中国监管部门仍然面临着舆论与体制双重压力。一方面,如何让公众接受虚拟资产价值属性仍需观念更新;另一方面,金融安全与反洗钱法规也对任何形式资产自由流动形成了天然掣肘。 但可以肯定是,关于“加密货币是否该被法律承认”问题,如今已不再只是技术层面辩论,而是一场关于国家治理与财政生存现实博弈。当下中国,或许不再需要问“是否承认加密资产”,而是必须思考“如何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加以利用”。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30 01:24 AM , Processed in 0.0452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