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45届加拿大联邦大选中,保守党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党魁博励志(Pierre Poilievre)意外失去其长期代表的渥太华卡尔顿选区,引发政坛高度关注。尽管选战失利,但是他并未有辞职打算,于是下一步行动成为焦点。 据本地英文媒体CP24报道:保守党策略师埃勒顿(Jamie Ellerton)周二接受CTV新闻采访时表示,“博励志肯定会寻找新的选区重返国会……现在的问题是,他何时、以何种方式归来。” 所谓”寻找新的选区“,就是一个刚当选的保守党议员辞职、触发该选区的补选。然后博励志以候选人的身份参加补选,从而获得晋身国会的机会。当然这是有风险的,因为自由党肯定也会派人参加选举。博励志若不能获胜,那就相当于白送给自由党一个席位。 根据国会相关的法规,党魁应在议会中拥有席位,或“尽快”谋求进入议会。过去的先例显示,若党魁失去席位,党团中常由资深议员暂代职责,直至补选完成。 在加拿大的历史上,各大党都不乏党魁在自家选区失利,却仍安稳掌舵,直到通过补选进入国会的案例。例如,2013年BC自由党党魁简蕙芝(Christy Clark)在选区落败后,就是透过补选重返省议会;在联邦层面,1998年进步保守党党魁克拉克(Joe Clark),以及2003年的新民党党魁林顿(Jack Layton)也曾在没有议席的情况下掌舵党务,直到通过补选进入国会。 博励志党内地位安稳 目前尚不清楚保守党是否已为博励志安排补选通道。埃勒顿指出,相较自由党强势的渥太华市核心,渥太华河谷等乡村选区或许更适合重新上阵。 ![]() 事实上,尽管失去席位、未能带领保守党赢得政权,博励志在败选演说中并未表露辞意。相反,他表示将继续其“使命”——直到成为加拿大总理。 “几个月前,人们还认为他会赢得多数政府。”政治评论员、前自由党战略顾问里德(Scott Reid)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昨晚的讲话显示,他不会就此罢休。他的目标依然明确。” 对于党内可能的反弹声浪,里德表示:“虽然有人会质疑他浪费了曾高达26个百分点的领先优势,但我不认为有人能真正撼动他在保守党党内的地位。” 保守党策略调整成关键 埃勒顿认为,博励志选区失利的背后,不仅与战术有关,也受新民党支持率崩盘、大批选民倒向自由党的波及,特别是在安省。 他指出,对保守党和博励志当前更重要的是,保守党将如何在国会表现。 “我不认为加拿大人希望很快再经历一次大选。他们对政治感到疲倦。”埃勒顿说,“接下来,保守党必须展现建设性作用,特别是在民众最关心的议题上争取现实成果,才能重建在摇摆选民中的可信度。” 随着自由党党魁卡尼(Mark Carney)准备组建政府,博励志虽失一城,但政治征途显然未完。未来几个月,如何借助补选东山再起,并带领保守党稳住基本盘,将是其政治生涯的一大考验。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30 01:20 AM , Processed in 0.0449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