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拿大联邦大选已结束,但围绕提名制度的争议仍在延烧。有人不满政党高层操控提名,有人替落选者抱屈,也有人质疑党内民主是否形同虚设。但若从政党运作与选战逻辑出发,这些看似“不公平”的提名,其实恰恰反映出政党对选举胜算、公共形象与政治稳定的深度考量。 从卑诗省的 Mike de Jong,到多伦多的 Han Dong 和 Maggie Chi,三人的提名风波与选举命运,正说明了一件事:候选人不是谁想当就能当,政党有责任做出艰难但必要的选择。 这番言论,从某种程度上反倒印证了党中央的判断是正确的。政党需要的是稳定团队合作、能与中央配合的候选人,而非一有不满就公开翻脸的“政治个体户”。政党不是退休官员的政治延伸平台,更不是名人俱乐部,而是为了执政目标而运转的战略组织。 自由党选择提名几乎毫无政坛经历的 Maggie Chi,或许令部分观察者惊讶,但从选战视角来看,却完全合理。Maggie Chi 是新面孔、女性、少数族裔,易于塑造“多元、包容”的政党形象,同时她政治背景单纯、言行可控,对党中央而言,是一张“风险最低、弹性最高”的选举筹码。 这不是牺牲民主,而是政治现实。提名不是对过去的奖励,而是对未来风险的管理。 候选人不是单独作战,而是整个政党品牌的一环。任何一个人的争议,都可能被媒体放大,甚至拖累整体选情。在这样的结构下,政党中央作为品牌管理者,有责任也有权利,选择最能代表、也最不会拖后腿的候选人。 我们可以呼吁制度改革、更多透明,但不能忘记,政党的首要任务是执政,是赢得信任与支持,而不是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公平”。 选举不是用来补偿个人的舞台,而是由政党领导人负责领军、选择最佳战力的过程。真正成熟的民主,不是人人都能当候选人,而是政党能做出理性选择,选出真正有可能为社会带来稳定与改革的代表。这才是我们该期待的民主品质。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4 06:43 AM , Processed in 0.0454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