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22年是多伦多的顶峰,对有些人而言,这也是噩梦开始的时候。 ![]() 图源:listing.ca 据Listing.ca的数据图显示,在2022年2月23日,Condo均价近72万加元,Condo联排均价近83万加元,Freehold联排均价近128万加元,独立屋均价近138万加元。 ![]() 图源:listing.ca 那么, 在那个时候冲动的人后悔了么?Reddit论坛上有一对夫妇发帖自曝:“愚蠢买房!刚买就后悔了!我们现在考虑贱卖这套Condo联排,哪怕邻居刚刚血亏23万脱手!” ![]() 图源:Reddit 以下是这位网友的痛苦自述: “我们夫妇(男37岁,女35岁)在2022年2月愚蠢地在密西沙加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房——一间接近百万加元的联排公寓(condo townhouse),每月要交$500管理费,贷款还是浮动利率。可以说,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后悔了,每一天都后悔。这房子甚至不大(三房两卫半),说实话,我也不喜欢。” “唯一的优点是地段很好,在Hurontario和Eglinton的交界,LRT轻轨将来如果建完,会非常方便。这个地段确实是核心区域。我们的家庭总收入超过$200,000(不低),也正因如此,我们过去两年才撑过了连番加息。但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我们始终活在‘万一失业’的恐惧中。” ![]() Hurontario和Eglinton交界的周边 图源:Google Map “我们现在还有可能不亏太多就脱手吗?还是该做好打持久战、被困在这房子里十几年的准备?就在上周,对街的一间类似联排卖出了比我们当时买入价低$23万的价格——这就是我写这篇帖子时情绪如此低落的原因。” “我们当初买房时是‘丁克’双职工夫妻,完全没打算要孩子……结果三年过去,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孩子了。所以现在我开始考虑更大的空间(比起现在那巴掌大的小露台,我们更需要个后院),还有更宽敞的儿童卧室、更好的学区等等。” ![]() 图源:51记者拍摄 最后,这对夫妇问道:“我们是不是要为当初的错误买单很久很久?有没有什么建议或传递些正能量?只要别嘲笑我们就好——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够责备自己了,谢谢。” 对此,网友们给出的建议有些两极分化,有人支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认为三室的condo联排足够一家三口居住,也有人支持加大投资,认为此时换房子性价比高。这两种观点都有不少网友支持。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观点(不换房子):“如果你有三间卧室和一个孩子,为什么还要升级呢?三间卧室对于更大的家庭来说已经足够了。说实话,孩子根本不需要大卧室和院子。 我在郊区长大,住的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带书房、地下室和一个大院子。孩子三四岁以后,我们几乎没在院子里玩过,直到他们长大,想去露台上坐坐。两个孩子甚至可以共用一间带双层床的小卧室——完全没问题。空间非常大。 相信我,等孩子13岁及以上,住在轻轨附近会很棒,他们可以在那里出行,并且稍微独立一些。 说实话,如果你担心现在的房子会让他们一方或双方失业,那为什么要升级,让自己陷入更困难的境地,住更贵的房子呢? 好好享受你拥有的一切吧!节俭度日,攒够六个月的房贷和基本生活费(作为紧急备用金),万一你们其中一人或两人失业,还能好好享受生活。如果已经拥有很多,却还想跟别人攀比、贪图更多,那绝对是一场必输的赌博。” ![]() 这于这种求稳的建议,这对夫妇似乎比较愿意接受并回复道:“我很感激你分享的想法——考虑到我们现在已经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需要开始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们拥有的一切,不应该再去担心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并尽可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 ![]()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观点(换房子):“房价下跌意味着您现有房屋与理想房屋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亏本出售固然令人心痛,但实际上,现在换房比房价持续上涨时更划算。” ![]() 虽然这条评论文字不多,但是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争论。 反对者认为:“这对夫妇现在担心失业,而且他们有一个带小花园的三居室,且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究竟为什么要升级呢?” ![]() 另一位反对者补充说:“此外,还必须考虑他们在该房产上的负资产情况(即房屋价值低于抵押贷款余额)。他们不仅需要弥补差额,还需要支付下一处房产的DP和过户费用。这只适用于损失不大的情况。” ![]() 就连这对夫妇自己都对此建议表示怀疑:“损失太高了。我不太确定这是正确的做法!” ![]() 然而支持者分析道:“上面的评论者说的是,市场低迷时升级房产比市场上涨时更好。不要只关注损失。 ![]() 这位网友列举了两个场景来说明这个观点: “场景 1:你以100万加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联排,当时一套独立屋的价格是150万加元。整个市场下跌了20%。你的联排别墅现在价值80万加元(亏损20万加元),但独立屋的价值是120万加元。 你花了100万加元,以80万加元的价格卖出,然后以120万加元的价格买入,最终买入一套独立屋,总价140万加元。 场景 2:你等待市场反弹。然后你以100万加元的价格卖出你的独立屋,最终收支平衡,但独立屋现在的价值是150万加元。 你花了100万加元,以100万加元的价格卖出,然后以150万加元的价格买入,最终买入一套独立屋,总价150万加元。” 第二种观点遭到质疑和反驳对此,有一位网友对可操作性提出了质疑: “我同意你的观点,但如果你的抵押贷款余额超过了售价,那么亏本出售房屋在财务上又该如何操作呢?这不像负资产的情况,你可以把债务转入下一笔车贷。还是只有当你的资产净值足够弥补损失时才有效?” ![]() 说白了就是,对于这对生活拮据的夫妇来说,换购大房还得准备一笔高昂的首付。 下面有网友总结道:“这就是需要注意的,也是为什么现金为王。在上面的例子中,你显然更愿意以140万加元而不是150万加元的价格买房。但是,零首付买一套140万加元的房子和以20万加元首付买一套150万加元的房子是不同的。” ![]() 还有一位反对者以这对夫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说明了理由: “我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从技术上讲,熊市期间你可以以更低的总成本升级到更大更好的房子。但这实际上意味着楼主不得不背负更多债务,同时还要担心失业。他不是花140万加元买一套150万加元的房子,他只是买了一套现值120万加元的房产,并承担了20万加元的损失。 如果他继续持有现在的房子,生活只是有点拮据,如果房价再次上涨,他确实可能会错过一些投资机会。但如果他卖掉房子,然后利用杠杆来弥补损失,万一情况恶化,他可能会破产。 进一步假设一下,如果有人贷款买了一辆奔驰GLC,由于某种原因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经济崩溃,那么以折扣价升级到兰博基尼未必是个明智的决定。当然,价格可能会再次上涨,但记住,要想比别人跑得快,那得先确保自己能跑完全程。” ![]() 对此,各位精通房市的华人网友怎么看呢?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4 06:44 AM , Processed in 0.0445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