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身体的每一个结构,几乎都是数十亿年演化的结果。 从脊椎到乳腺,这些特征在生物演化树上各有来历。 然而,部分身体构造的演化动机至今仍无定论,例如人类为何拥有全动物界独一无二的“下巴”,以及我们的睪丸大小为何介于黑猩猩与大猩猩之间。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动物学教授特佛德(Max Telford)近日于《Science Alert》发表专文指出,若某项身体特征曾在多种物种中出现“重复演化”,就能借由比较找出其演化原因。 以睪丸为例,研究人员发现睪丸大小与交配制度息息相关。 举例来说,体型相近的黑白疣猴与鬃猴,前者一夫多妻,雄性独占后宫,其睪丸仅约3克; 而群交频繁的鬃猴,则拥有高达48克的睪丸。 原因在于精子竞争:配偶数多,精子产量必须增加以提高受孕率。 这种趋势在人类近亲与其他哺乳类中也屡见不鲜。 大猩猩体型庞大但繁殖制度封闭,睪丸相对小; 黑猩猩与倭黑猩猩交配频繁,睪丸则明显更大。 海豚甚至更极端,其睪丸重量可达体重的4%,等于人类睪丸重达3公斤。 旋转海豚被观察有集体交配行为,强化了交配混乱×睪丸膨胀的理论。 透过这些重复演化案例,科学家建立出一套稳定的推论关系:交配制度越开放的物种,睪丸越大; 制度越封闭,睪丸越小。 而人类睪丸大小恰落在中间地带,暗示我们的祖先可能采行混合式繁殖策略,兼具排他性与开放性。 至于下巴,则是人类演化中的未解之谜。 这项独特构造不仅尼安德塔人没有,其他物种也无类似对照,使其难以透过重复演化逻辑加以解释。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4 06:36 AM , Processed in 0.0443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