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海外华人的电信诈骗持续猖獗,有从事IT行业的年轻夫妇被骗子的话术洗脑,被视频控制数小时;有留学生被冒充“中国公安”的骗子一通电话骗走80万元人民币(约15.2万加元)。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提醒华人社区警惕“回国面交保释金”的典型骗局。 从事IT行业在家上班的白先生向本报表示,今年4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公安和指白先生在中国国内某银行帐户因涉嫌洗钱已被警方监控数月,当日又有大额资金进出,引发警报,要求他回国协助调查。 白先生表示:“对方在电话中报出了我的护照信息,是准确的。不过,我在他们提到的那间银行没有帐户,对方说可能是其他人盗用了我的护照信息,但只要开户人是我,涉嫌洗钱的人就是我。” 对方声称,要对白先生依法进行传唤,要求他48小时到案,如果不配合就会被引渡回国。 白先生回忆道,当时既感觉莫名其妙,又有些慌张,不知如何应对,本能地回复对方:“怎么可能48小时内回去?我还要上班。” 对方旋即要求白先生打开视频,表示“不能回国就要监控其行为”,白先生照做。 在接通视频的瞬间,他留意到对方是一名看似30多岁的男子,身穿制服,在一个类似办公室的地方。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对方就关闭了摄像头,仅以语音与白先生继续沟通,询问其在加拿大的工作和住址。 ![]() 正在此时,同样从事IT行业在家上班的白太太从家中二楼下来。对方听到白先生身边突然有人,立即惊觉,要求白太太也打开视频,接受监控。 白太太事后表示,虽然她认为很荒唐,但她认为丈夫已与对方沟通多时,应确有其事,只好配合。她说:“我曾问对方,就算我老公的帐户涉嫌洗钱,为什么要监控我?对方说,家属也要配合调查,否则也要引渡我。我还问,上厕所和睡觉也要开视频吗?对方说,上厕所不用,但不能离开太久,睡觉就开打视频睡。” 后来骗子也不再说话,只是要求他们二人保持打开视频。他们的紧张感逐渐消退,在骗子的视频监控下,白太太做了早午饭,夫妇二人像往常一样吃饭,然后在各自的电脑前远程上班。白太太还与同事开了一个电话会,但未向同事提及此事。开完会,白太太开始在网上查询。她坦言:“那时我还在查,个人信息被盗用开户怎么办,但查出来的结果,很多人说这是骗局。” 白太太将查到的结果给老公看,白先生自己也查到了类似的警告,二人不顾此时还在与骗子联线中,大声讨论起此事。骗子听到后高声打断他们,要求他们不要说话,并威胁说会即刻启动引渡程序。他们此时才想起挂断视频,谁知骗子仍不甘心,连续回拨,直至白先生将其屏蔽。 事后白先生复盘分析,因为他们去年年底买房,二人均从国内向加拿大转了几笔钱,故当对方提及有人用他的护照开了户,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一说法,认为是汇款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从而被引导入局,幸好未有实际损失。 留学生中招 痛失15万 据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通报,近期发生了多宗海外留学生遭遇境外电信诈骗,回国面交“保释金”的典型案件。在卑诗读大学的林同学今年3月接到一通电话,来电显示为:+86 021 110,是上海的报警电话。对方自称上海公安局的王警官,称林同学的护照信息被用于跨国洗钱,并发来了带有林同学照片的“刑事逮捕令”。 被深度洗脑后,林同学按照骗子指示,向父母谎称要交学费,索要到80万元人民币,连续三天在不同银行取现,穿着指定颜色的衣服,在某城市广场储物柜存放现金,购买比特币转入骗子声称的“安全帐户”。 中领馆将此类骗局总结为“心理操控三部曲”:恐吓、孤立和操控。不少案件都有类似情节,如声称“不配合调查就会被引渡回国”、“告诉亲友就是泄密罪”和“要求每天视频报到,甚至引导事主排练应对银行盘查的台词。 中领馆提醒海外华人提高警惕,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任何自称公检法人员的“涉案”电话威胁;不盲从任何要求现金交易、转账汇款的可疑指令;不因所谓“案件保密”要求而切断与亲友的正常联系。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9 10:24 PM , Processed in 0.0448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