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50年,中欧关系的好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2025-7-25 01:00 PM| 发布者: 陆虎..| 查看: 55| 评论: 0|来自: DW

周四的中欧峰会结束后,《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欧中领导人握手言欢的画面背后,布鲁塞尔同北京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掩饰,中欧关系已经到了十字路口。《南德意志报》评论敦促欧盟不应一味对中国委曲求全。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中欧峰会后,双方就气候问题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而对于俄乌战争以及市场准入等敏感议题,双方都不肯做出丝毫让步,最终不欢而散。这篇题为《好日子已经成为过去》的评论写道:

”欧中建交已经过去了五十个年头,双方的分歧却日渐增多。直到几年前,欧中合作还曾呈现过双赢的局面:合作给双方的经济都带来了好处。经济利益的光环之下,许多问题也就被忽略了。现如今,这段美好时光已经成为过去。欧洲经济界感受到了中国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压力,而与此同时,欧洲企业却不得不为在中国市场上获得公平待遇而竭力抗争。欧盟对部分中国公民和党政官员实施了制裁,理由是他们参与了践踏新疆维吾尔人权的行动,或者间接对俄罗斯的侵乌战争提供了支持。几年前,发布这类制裁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中国方面则将稀土出口作为一种施压武器,欧洲也无法独善其身。

双方都曾对对方有过幻想。中国政府一厢情愿地认为,川普带给跨大西洋盟友关系的冲击,将迫使欧盟投入中国怀抱。今年五月,同美国达成初步的关税协定后,中国对欧盟的立场突然变得更加强硬。显然,中国方面认为,面对来自美国的关税压力,欧盟肯定会对中国采取妥协立场。具体而言,中国期望欧盟能够取消针对中国电动车的惩罚性关税,并放宽针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欧盟拒绝了上述要求之后,北京随即加大了对欧盟的施压力度。”

《新苏黎世报》评论指出,欧盟绝不是中美博弈场的一枚棋子,而且欧盟也完全有能力同时应对来自中美双方的压力。

“虽然欧洲对美国的信任有所削弱,但双边关系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毕竟川普不会永远担任美国总统,欧美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利益也还依然存在。不得不承认,欧盟也同样缺乏设身处地理解中国战略处境的能力。俄罗斯发动的侵乌战争已经持续三年之久,面对中国日益明显、且不得加强的对俄援助,冯德莱恩等欧盟代表仍一如既往地相信,他们能够说服中国不再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产品,并且能让中国去说服俄罗斯重返谈判桌。

新苏黎世报:欧中关系的”好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事实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已经向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明确表示,普京输掉这场战争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很清楚,北京对俄罗斯的支持是影响中欧关系的主要因素,因为俄乌战争是对欧洲安全的直接威胁。但欧盟忽视了一点,即一个战败后混乱不堪、甚至四分五裂的俄罗斯将会成为中国的安全威胁,毕竟中俄拥有超过四千公里的共同边界。而且中国也将因此失去一个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伙伴。

欧中双方相互抱持的幻想将在今后数周数月内化为泡影。中欧关系中的争执变得越来越多,建设性则变得越来越少,高层之间握手和畅谈的画面也已经无法掩饰这一惨淡的现实。”

《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写道,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恰逢欧中关系进入历史性低谷。周四举行的欧中峰会上,也就成了见证双方紧张关系的时刻。这篇题为《不要一味妥协》的评论写道:

“周四在北京举行的欧中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科斯塔重点谈到了目前双边关系中已经堆积如山的问题: 过去十年当中,欧盟对华贸易的逆差已经翻了一番。中国一边封闭本国市场,一边却滥用欧洲市场的开放性,倾销本国的过剩产能。而中国对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已经无异于经济胁迫。

7月24日,中欧峰会期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中国总理李强共同出席一次经济对话活动。

多年以来,冯德莱恩对中国领导层一直持鲜明而强硬的批评态度。此次同习近平的直接对话中,冯德莱恩的立场也丝毫没有软化。她的许多言论,想必会被中国领导人视为攻击。欧洲延续冯德莱恩的路线,继续坚持批评立场,无疑是件好事。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的不公正行为,欧盟必须针锋相对、坚决说不。毕竟同和美国的贸易冲突不同,对付中国,欧盟拥有足够的施压手段。

与此同时,欧洲也必须妥善利用硕果仅存的合作空间。虽然此次欧中峰会的成果有限,仅达成了一项关于气候保护的联合声明,但气候保护毕竟是21世纪最核心的议题之一。这也说明,中国有时还是愿意接受规则约束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5-7-26 04:45 AM , Processed in 0.0454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