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加国“天堂滤镜”彻底崩塌 华人哭诉:满地垃圾

2025-8-20 04:00 AM| 发布者: bbs之王| 查看: 117| 评论: 0|来自: 约克论坛

曾经,“干净”是加拿大贴在旅游宣传册上的标签;如今,一位华人博主痛心发问:“曾经干净的加拿大,如今怎么了?”

随着这条吐槽引爆评论区,加拿大的 “真实一面”被彻底撕开 —— 绿化再美,遮不住遍地垃圾;秩序再好,挡不住插队乱象。

甚至连“干净人设”,都被澳洲狠狠比下去…… 跟着华人亲历者和网友的吐槽,我们重新认识这个“移民国家”的另一面。

原文:

博主痛心疾首:“加拿大的绿化再美,也遮不住满地垃圾……”曾经以“干净整洁”闻名的加拿大,如今却让华人移民看到“遍地狼藉”。这不是个例,而是越来越多新老移民的共同感受 —— 街头垃圾桶满溢、公园垃圾无人清理,曾经的 “干净天堂”,似乎在悄悄变脏。

但更让人意外的,是网友的“反向对比”:

“现在跟国内正好反过来了。我每次回国马路上一尘不染”

短短一句话,道尽“中加环境认知差”。曾经,国人羡慕加拿大的干净;如今,回国看到“一尘不染的马路”,再对比加拿大的“垃圾遍地”,反差感拉满。这背后,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进步,也是加拿大公共环境管理的“滑坡”,让华人在“出国”与“回国”间,见证了“干净”标签的“易主”。

“为什么加拿大总是灰灰的感觉,和中国就不一样,生活气氛也没有”

“灰灰的感觉”,既是视觉上的环境印象(垃圾、天气、建筑色调),也是心理上的“生活氛围”。加拿大地广人稀,公共空间缺乏“烟火气”,加上环境管理下滑,让华人觉得“没活力、没秩序”。对比国内热闹、整洁的生活氛围,这种 “落差”戳中移民的“心理期待”—— 以为奔赴“理想国”,却陷入“灰灰的失落”。

“我遇到过印度长相的人(可能是柬埔寨人)插队,然后我拒绝那个插队的人这样做,然后一群白左马上辱骂我想还有一个人要上来打我,说我没人权不让别人插队,还骂我一些侮辱中国人的字眼 。”

这则“插队冲突”吐槽,暴露加拿大“秩序崩坏”的另一面。插队本是“不道德行为”,华人拒绝插队,却被“白左”扣上“没人权”帽子,甚至遭遇辱骂、威胁。这不仅是“插队乱象”,更是“价值观扭曲”—— 所谓“政治正确”,成了“纵容插队”的遮羞布,让守规则的华人寒心。

“讲真,最干净的国家就是澳洲了,澳洲从 downtown 到 suburb,都比欧美加干净不是一个档次”

当加拿大还在吃“干净老本”,澳洲已经悄悄“超车”。网友直言“澳洲比欧美加干净不止一个档次”,把加拿大从“干净第一梯队”拽了下来。这背后,是澳洲在环境管理、公共秩序上的持续发力,也让加拿大的“干净人设”彻底“破防”—— 曾经的优势,如今成了“被碾压的短板”。

“我 2002 年去加拿大留学,2012 年入籍拿了护照就闪了,哈哈,那会多伦多印度人还没那么多,都集中在 Scarborough”

老移民的“跑路经历”,藏着加拿大的“变迁史”。2002 - 2012 年,多伦多印度人从“集中在 Scarborough”到“遍布全城”,背后是移民结构变化、社区环境改变。老移民选择“入籍后闪人”,是对加拿大“变迁失望”的直接投票 —— 曾经吸引他们的“干净、秩序”,如今已面目全非,不如“及时止损”。

从“干净天堂”到“垃圾遍地”,从“秩序井然”到“插队乱象”,从“移民热土”到“老移民跑路”,加拿大的“真实一面”,被华人亲历者和网友的吐槽彻底摊开。

这不是否定加拿大的全部,而是看清“移民国家”的“多面性”—— 它有绿化美景,也有垃圾问题;它有包容口号,也有白左乱象;它有移民吸引力,也有老移民的“失望离开”。

对于想移民的人,这场吐槽是“清醒剂”:别只看宣传册上的“干净”,要看到真实生活的“灰灰感”;别只听“理想国”的故事,要听亲历者的“垃圾与插队”。毕竟,移民是“生活选择”,不是“童话奔赴”,看清全貌,才能少踩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7 09:14 AM , Processed in 0.0447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