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安省伯灵顿的16岁少年芬利(Finlay van der Werken)因突发剧痛,被母亲紧急送院治疗。然而,尽管分诊时被评为急需医疗的“2级”患者,他却在走廊中等待了八个多小时才见到医生。他被确诊为肺炎并并发败血症和缺氧,并最终导致他死亡。如今这一悲剧如今演变为诉讼。家属律师指控,芬利的痛苦和死亡源于医院过失。这起案件再次引发外界对加拿大急诊护理体系的担忧。 ![]() 图片来源:Nick Iwanyshyn/The Globe and Mail 据本地英文媒体《环球邮报》报道:芬利的母亲海泽尔(Hazel van der Werken)回忆,2024年2月7日晚,正就读11年级的芬利忽然说右侧身体剧痛难忍,痛苦地喊着。 海泽尔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带着芬利前往距他家20分钟车程的奥克维尔Trafalgar Memorial Hospital。在车里,芬利一直看着她,显然痛苦万分。她说,自己当时害怕极了。 医院记录显则示,当晚10点,芬利在母亲的带领下抵院。在急诊分诊处,他被评定为“2级”患者——根据加拿大分诊与严重程度量表,这意味着他属于高度紧急,95%的患者应在15分钟内得到医生评估。然而,芬利并未得到及时救治。他在走廊里等待了整整八个多小时,直到次日清晨6点22分才见到医生。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护士,儿子的情况正在恶化。她回忆说,甚至能听到芬利在走廊里痛苦的呻吟声。 海泽尔的描述,也得到了院方医生记录的印证。记录中写道:“不幸的是,昨晚等待时间很长。”护士们也在病历中注明,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呼吸频率升高、疼痛加剧,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从晚10点时的100%,到凌晨3点时仅剩93%。 当日中午,芬利被确诊患有肺炎、败血症和缺氧症。下午3点05分,他突发心脏骤停,经过心肺复苏暂时恢复生命体征,但病情极其危重。数小时后,他被转送至多伦多病童医院,靠体外循环机维持生命。 两天后,2月9日凌晨1点35分,家人做出艰难决定,为芬利撤下生命维持设备。 年仅16岁,身高1.87米、热爱冰球运动的活泼大男孩芬利,就这样离开了世界和爱他的家人亲友们。 医疗系统的长期危机如今,这起事件已进入法律程序。芬利家人对负责医院的“荷顿区医疗保健服务公司”(Halton Healthcare Services Corp.)提起诉讼,指控芬利的痛苦和死亡源于医院的过失。 芬利家人的律师沃克(Meghan Walker)在起诉声明中写道:“芬利的精神折磨和死亡完全可以避免。”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指控尚未在法庭上得到证实,被告方也尚未提交辩护,但这起案件已经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折射出公众对加拿大急诊体系的普遍担忧。 加拿大急诊系统的困境早已不是秘密。《环球邮报》公布的一份调查指出,自2019年以来,全国急诊室累计关闭时间至少达114万小时,相当于47500天。与此同时,医生和专家多次警告,急诊室正因床位紧张、人员不足和资金缺口而濒临崩溃。 2023年,近200名卡尔加里医生联名发出公开信,称急诊护理已严重超负荷。同年,《加拿大医学会杂志》刊登了多伦多大学急诊医学系助理教授瓦尔纳(Catherine Varner)的文章,直言这种状况将产生“致命后果”。 “让一个16岁、被认定为2级紧急的孩子等待八小时,这是绝不能接受的。”律师沃克说,“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分诊时间限制,实时监测病情,避免患者在候诊过程中被忽视。” 针对这一事件,医院方面的发言人威廉姆斯(Cheryl William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出于隐私与法律原因,无法对个案发表评论。然而她也承认,医院正面临巨大的系统性挑战。 “我们接诊的患者越来越多,病情更复杂,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住院和更密集的护理。这对急诊室、床位和人力资源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她说。 威廉姆斯补充称,医院已设立新的“指挥中心”,协调日常运营,包括患者流动和人员配置,以缓解紧张局面。 8月14日,芬利的父母向安省首席验尸官办公室正式提出申请,请求对芬利的死展开罕见的自由裁量调查(discretionary inquest)。通常情况下,监狱死亡会自动触发调查,但儿童在医院去世则不在此列。调查虽无法律约束力,但可提出政策建议。 “我不能让他的死毫无意义。”芬利的母亲海泽尔说。 为此,夫妻二人发起了“芬利之声”(Finlay’s Voice)运动,呼吁政府制定急诊改革政策,尤其是为儿童患者设立优先保障机制。 海泽尔女士强调,她并不单单指责现任政府,因为“几十年来,各届政府都未能阻止急诊体系的恶化”。但她希望通过分享家庭故事,推动各方正视问题。 她呼吁本国民众不要忽视这个问题:“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呢?” 如今,芬利的父母依旧生活在痛失爱子的阴影下。家中曾经充满芬利的笑声,如今却是一片寂静。为了纪念儿子,他们在伯灵顿的住所里打造了一张木质长椅,上面刻着芬利的名字。 “我们本可以选择沉默,专注疗伤。”海泽尔女士说,“可我不能那样生活。我们不会沉默。” 他们希望,“芬利之声”(Finlay’s Voice)运动,能成为推动加拿大急诊系统变革的声音。 |
联系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8-24 12:26 PM , Processed in 0.0443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