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普通加拿大人来说,最大的税务优惠之一可能就是“主要自住房免税(PRE)”政策了。这个政策的最大好处在于:当你出售主要自住房时,无论赚了多少资本增值,这部分利润都可以完全免税。 但!别以为“免税”就可以“不申报”。即便100%符合PRE条件,也必须如实报给税务局(CRA),否则可能吃大亏。 惨痛案例 2025年6月,一位来自多伦多的房地产投资者因未如实申报其2016年交易,被CRA重新评估,并追加罚款21,000加元。 ![]() ![]() 图源:51记者拍摄 情况是这样的: 该纳税人是一位资深地产投资者,2010年到2017年间在Yonge街一带买了多套房产,其中一套房作为自住房居住了6年(2010-2016),完全符合PRE免税。 但他2016年出售该物业后,没有申报。 更糟的是,他后来又卖掉了一套自己从未入住过的房子,也没申报,说那也是“打算当作自住房”。 CRA驳回此说法,理由包括纳税人从未居住于该物业,未提交T2091表,且当年已指定另一套主要住宅。 最后CRA认定:这位纳税人不但漏报了159,282的增值收入,还存在重大疏忽,罚款21,000加元。 更“致命”的是,这已非该纳税人第一次被抓包——早在2011年他也因为同样的问题被税局盯上,甚至被“红旗标记”了。 纳税人辩称是会计师的错,说会计不知需申报此信息,而且那位会计后来“搬到美国去了”,所以也没法出庭作证。 但法官并不买账,并指出:纳税人拥有硕士学位,具备丰富房地产经验,且于2022年拿到了地产经纪执照。因此,这种“我不知道要申报”的说法站不住脚。最终法官裁定,纳税人“明知或严重疏忽地”在报税中作出虚假陈述,因此CRA罚他是合理的。 必知政策要点 根据加拿大税法规定,自2016年起,即便房子100%符合PRE标准,也必须在报税时进行申报,包括:
近年来,加拿大政府加强了对住宅“炒房”行为的监管。自2023年1月1日起,针对住宅地产(包括出租物业)实施了新的反炒房规则,旨在减少市场投机需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新规核心:
此外,如果你出售的是持有时间少于365天的住宅类物业,必须在当年的Schedule 3第2部分中单独申报。 尽管新规从2023年才正式执行,但税务局(CRA)仍有权追查此前年份的炒房交易行为。只要CRA认定你是为快速获利而购房转售,即使时间在2023年前,也可能被取消免税资格并补缴税款。 什么样的房子才算“自住房”? 要使房产符合特定纳税年度的主要自住房资格,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像度假屋等的季节性住所,也可以被视为“主要自住房”,前提是拥有该房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或产生收入。 但如果是专门拿来出租的房产,一般就不能申报PRE免税,出售时可能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同样,如果你购买或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为了转售获利,那也可能被否定PRE资格。 PRE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免税政策之一,但“免税≠免申报”!一旦漏报,不仅要补税,还可能背上“重大疏忽”罚款,甚至被CRA盯上多年。卖房之前,一定要提前和专业会计/律师沟通,确保所有手续齐全、表格报对。否则,辛苦赚来的几十万利润可能瞬间蒸发! |
联系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8-24 02:46 AM , Processed in 0.0436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